老四门猪油饼
韵味绕心尖
在食物稀缺的年代,猪油承载了几代人集体的美味回忆。人们买猪肉时,专挑可以熬油的肥肉,熬好倒进一个敦实的坛子里,炒一锅菜或煮一锅面,从坛子铲出一块丢进锅里,随着高温升腾起的油香,生津之感袭来。
对于黄石这座小城,对猪油的记忆都凝结在一张饼上了。猪油饼的主料是发面、生猪油,以及黑芝麻、桔梗、糯米粉调制的馅料。调好的馅料包进发面里,擀成厚约2公分、直径约10公分的圆饼。才出炉的猪油饼,油光闪亮,散发出一种复合型浓香,隔着几条街都闻得到。所以卖猪油饼是不用吆喝的,全凭香气招徕顾客。
相对于名声在外的黄石港饼,黄石四门地界的猪油饼大有一种高手隐居在民间的味道。四门的猪油饼有几十年的历史,因为这里的猪油饼最能笼络人心,一来二去也就有了“老四门猪油饼”的名号。手工作坊的猪油饼每天产量不多,总要赶早排队才能买到,而且售卖区域也只局限于本地。
很早以前,店前常有人一边吃着猪油饼,一边看着师傅拿一把刷子在饼上来回刷动。而没吃上的人则馋相毕露,尤其是当买不到手,吃不上口,等待下一炉的时候,看着别人吃,看着别人香,急不可耐样子十分可爱。
老四门的猪油饼需要提前预订,临时决定前去十有八九会空手而归。听说那些预订的人都是二十个往上打包带走,囤回家慢慢吃。
夏天买一只饼,猪油融化了,呈粘稠状,入口绵软;天气冷的时候的时候,饼拿回家后最好用微波炉叮一下,就要享受滚烫的片刻,嘴里倒来倒去的感觉。只见吃上的人,一只手将饼往嘴里送,另一只手还托着下巴,将酥脆的饼屑接住。怕是那掉下来的饼屑最酥最脆,掉到地上太可惜了。
从喧哗的竞逐中全身而退, 偏安于这深巷之中。
“争那些做甚, 只想为黄石守住最初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