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马拉松运动蓬勃发展。大众参与路跑赛事热情高涨,但比赛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也不容小觑。2024厦门马拉松,有参赛者因在赛道吸烟被禁赛2年;2024武汉马拉松,多名参赛者因违规替跑或蹭跑被终身禁赛……如何提高大众路跑文明素养?
为广泛汇聚民智,推动中国路跑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网于8月8日启动“马拉松赛道礼仪征集”活动。截至10月31日活动结束,共收到社会各界群众建言百余件。各地跑者结合自身跑马经历提出赛道礼仪倡议,梳理总结后发现,主要涵盖赛道补给、赛道卫生、赛事着装、赛事秩序、赛事安全等方面的建议。
不干扰他人:音乐不外放,拍照防伤人
比赛一旦开始,“不干扰他人”就是对其他跑者最大的尊重。在留言跑者看来,干扰体现在诸多方面。
马拉松赛事全程42.195公里,一路跑下来难免枯燥乏味,容易丧失动力。听音乐是解乏和激励的良方。对此,跑者们希望跑友“听音乐不要外放”,纷纷表示“就想安安静静跑步”。此外,有广东跑者提醒,戴耳机听音乐也要“确保音量适中,以便能听到赛事工作人员的指示或其他跑者的警告”。
为了拍出漂亮满意的赛拍照,不少跑者会影响到其他选手。对此,跑者建议“看到摄影师摆动作时要注意后方跑友”“庆祝及拍照留念时尽量注意动作、声音幅度”“最好不要用自拍杆、雨伞等尖锐物体自拍,以防伤人”等。
赛道不抽烟、不随地吐痰、如厕有序排队……跑者认为,文明素养还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北京跑者提到,要尊重女性跑友,比如“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礼貌的言行举止”“避免不必要的接触或言语骚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