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是为数不多南北通吃的菜,在中国传统菜谱中,鸡的做法有很多种。随便一个厨师都能给你做一桌不重样的鸡肉美食。如广东的白切鸡和盐焗鸡,新疆的大盘鸡、山东的炒鸡、四川的藤椒鸡、云南的汽锅鸡等。
一般来说家里有客人或者亲戚来了,肯定是会有一道菜是鸡,至于做法那就多得一双手都数不过来了。众多做法中,“干蒸”是最简单省事的做法,而且营养美味不上火,最适合三伏天滋补。
所谓干蒸,即不加任何液体,仅靠食材析出的水分在密闭空间中形成内循环,从而充分保留原料中的呈鲜物质不被稀释。通过干蒸后,鸡皮表层的鸡油会渗出,这样的鸡肉香味浓郁纯正,肉质白嫩,滋味鲜美。
在 熊家境半山腰,有一家店名叫“三味饭庄”。这里四周绿意盎然,依山傍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芬芳,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大自然的深情拥抱之中。而这家店的招牌菜“三味鸡”,采用的便是干蒸的做法,因味道鲜美,颇受食客好评。
店主陆丹开店至今近8年了。她告诉记者,每到节假日就会迎来许多游客,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白天,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登山、健身,体验大自然。中午他们就来在这里品尝农家菜肴:土生土长的走地鸡、略带热气的新鲜鸡蛋、带刺的黄瓜……
“我们店里的菜口味丰富,老少皆宜,味道备受好评,收获了不少粉丝。要说最出名的就是‘三味鸡’了。”陆丹说,经常有游客品尝后再打包一份回家吃。“前不久,还有老粉丝因为口馋,特意通过配送平台送往武汉,有100多公里呢!”
这道菜到底有什么样的魔法呢?“三味鸡就是普通干蒸的做法,其实它好吃的秘诀就在于食材。”陆丹说。
“我们的鸡需选用的是农家散养走地鸡,重量在两斤左右,这样的鸡肉入口弹牙、肉质鲜嫩适中。”陆丹解释道,相比饲养的肉鸡,散养的走地鸡通过飞跃、爬坡、奔跑后活动充足,肉质中肌肉与脂肪比例趋于平衡。而且散养的走地鸡食用的是农家自种的五谷杂粮、蔬菜、昆虫等,肉质更香甜、营养比例更合理。
说罢,陆丹开始为大家演示这道“三味鸡”。首先,陆丹将现杀的鸡洗净、沥干水后放在托盘上,然后抓取适量的盐均匀抹在鸡身上。“要突出鸡肉的原汁原味,所以盐不能给太多,只需少许提味即可。”
随后,她拿出一碗秘制调料汁。将料汁缓慢地淋在鸡身上后,只见她又将盘底的汁水再次均匀涂抹鸡身,并稍作按摩使其入味。
“步骤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上锅蒸了,是不是很简单?”接着,陆丹便将鸡放在土灶上,盖上锅盖开始蒸。
“如果你们在家自己做,可以选择用高压锅,这样更方便省时。但是,高压锅蒸鸡的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鸡的大小和老嫩程度。一般来说,嫩鸡由于肉质较为鲜嫩,压制时间相对较短;而老鸡则因为肉质较为紧实,需要更长时间的压制才能达到理想的口感。”陆丹耐心说道。
大约三小时左右,不加一滴水隔水蒸出来的走地鸡在揭开盖子的瞬间香味扑面而来,此时的鸡皮黄脆,肉质白嫩,金黄色的鸡油已分离渗到碗底。陆丹将蒸好的鸡拿出,撒上少许葱花,即可端上桌了。
“这道鸡的吃法有两种。喜好清淡口味的可以直接品尝,喜好麻辣口味的可以蘸上我们的秘制干辣椒蘸料。蘸料是我们用四川干辣椒、花椒、白芝麻研磨而成。”陆丹边说,边为大家“拆解”鸡肉。
本以为没有过多的调料的鸡肉会让人感到单调。然而,品尝一口却发现味道果如其名“三味鸡”,里面包含了鲜、香、咸三味,鸡肉口感紧实、筋道,葱香味融入鸡鲜味,好吃而不寡淡。
回忆起创业经历,陆丹感慨万千。2017年,她舍弃了安稳的工作,回到家乡熊家境,在母亲老旧宅院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了这处田园风情的农家乐。
创业初期,陆丹心中忐忑不安。但幸运的是,熊家境的改造让她看到了希望。“熊家境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吃、住、行等各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也让我的小店迎来了众多顾客。”
陆丹认为,绿色、天然、原生态是都市人越来越向往的生活,农家饭菜也将会受到了更多城市人的喜爱。在城市中久居的人们来到这里,可以亲自动手采摘无化肥的纯绿色蔬菜瓜果,大口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乡村生活的简单,放松疲惫的心灵。
“我希望,游客第一次来是因为熊家境的美景,第二次来是因为想念我们店的美食。”对于未来,陆丹充满信心与期待。“未来,我想把小店打造成黄石地标美食,让食客觉得好吃且健康。目前这个店因位置离市区较远,食客过来不方便。下一步,我想在市区开一家分店,方便更多食客前来品尝,也能够让我的小店让更多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