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黄石 互动 黄石动态 羊楼洞访茶记:在青石深槽中,寻找万里茶道的起点 ...

[同城] 羊楼洞访茶记:在青石深槽中,寻找万里茶道的起点

[复制链接]

羊楼洞访茶记:在青石深槽中,寻找万里茶道的起点

发表于 2025-11-12 21:06:00 来自 同城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474 0 查看全部

“网络大V荆楚行”的第三天,我们告别市区的喧嚣,驶向幕阜山环抱中的羊楼洞。这座被称为“万里茶道源头”的古镇,没有想象中的游人如织,只有一条蜿蜒的青石板街在晨光中静静等待。脚下石板上的深槽,深逾一寸,是历代运茶独轮车碾出的痕迹,也是我们触摸历史的第一道年轮。

fakename.png


漫步在2200米长的明清石板街上,时光仿佛倒流。青石铺就的街面泛着温润的光泽,两侧青砖黑瓦的明清建筑错落有致。最令人震撼的是路面那些被独轮车(俗称“鸡公车”)经年累月碾出的深槽。这些痕迹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忙:一车车青砖茶从这里启程,经新店码头上船,沿水路至汉口,再北上恰克图,最终抵达欧洲。街道随松峰港蜿蜒,几座石桥连接两岸,偶有吊脚木楼临水而立,更添几分古意。

街旁的老宅多数保持着原貌,窗棱上精美的木雕见证着往昔的匠心。如今,这些老屋化身为文创小店、茶馆和展览馆。邮局、厘金局(旧时税务局)等历史场景通过人物塑像和摆件得以再现。这里不仅有传统茶铺飘香,也能看到咖啡馆、二手书店甚至脱口秀酒吧等新潮店铺的存在,古今元素和谐共生。

fakename.png

fakename.png

在中国青砖茶博物馆,羊楼洞作为“世界茶业第一古镇”的辉煌画卷徐徐展开。馆内珍藏的茶砖、老茶票、制茶工具,以及历史照片,系统讲述了自唐太和年间起这里种植和加工茶叶的历史。

fakename.png

fakename.png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川”字牌青砖茶的故事。为彰显当地观音泉水之功,茶砖上会压制出三道凸起的“川”字作为标识。这对于当时边境的蒙古族同胞而言,即使不识汉字,通过触摸也能辨识真伪。2020年,在“羊来茶往”的佳话中,湖北省回赠蒙古国的抗疫物资里,就有1.5万份产自这里的“川”字青砖茶。这片茶叶承载的不仅是醇厚的口感,更是穿越时空的情谊。

fakename.png

fakename.png

博物馆还展示了青砖茶的独特制作工艺。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蒸汽高温压制而成。历史上,俄、英等国商人曾在此投资设厂,推动了砖茶生产技术从中式手工到机械化的演变。

fakename.png



在古镇深处,我们走进了雷家大院。这处徽派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白墙黛瓦,马头墙高耸。院内不仅展示了丰富的茶文化历史照片,其本身也改造成了可住宿体验的空间,推开窗便是竹林,让人能沉浸式感受古镇的宁静。

古镇的活力不仅在于对历史的保存,更在于创新。在原有的新泰茶厂、阜昌茶庄等历史建筑基础上,如今也引入了符合年轻人喜好的业态。你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游客在古街拍照留念,也可以在老字号茶庄品尝一杯按传统方式冲泡的青砖茶,汤色澄红,滋味醇厚。

离开羊楼洞时,回望这条石板路,它不仅是条古街,更是一部可触摸的茶叶贸易史书。昔日“万商云集,茶贸兴盛”的“小汉口”,今日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探寻的目光。

fakename.png


“赓续荆楚文脉,奋力建成支点”,在羊楼洞,这句主题变得真切可感。文脉的赓续,不仅是保护一条古街、一门技艺,更是让古老茶香融入现代生活,让穿越历史的“川”字牌茶继续作为友谊的使者。这趟羊楼洞之行,在氤氲茶香中,我们感受到了荆楚文脉的深厚与活力。


fakename.png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