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市“鄂东南战略性矿产前期勘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在近1800米的地下深处,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勘查团队成功发现新的矿体。这一成果标志着湖北省深部找矿工作从“探索尝试”迈入“精准勘探、高效突破”的新阶段。
在位于金湖街道下四房村片区的鄂东南铜绿山矿田“鄂东南战略性矿产前期勘查”项目施工现场,高大的钻机正轰鸣运转,机械臂有条不紊地提升钻杆,技术人员围绕ZK302钻孔记录钻井数据、整理刚提取的岩芯样本。 据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地质勘查院“鄂东南战略性矿产前期勘查”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钻孔在钻至-1750到-1800米时发现了新的铁矿体,岩芯磁铁矿化、黄铜矿化非常发育,这为在更深处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信心。 能在千米地下精准找到矿体,绝非“碰运气”,背后是一套针对性研发的深部勘查技术体系在发挥关键作用。此次项目聚焦铜、铁、金等关键矿产,首次在铜绿山矿田开展垂深2000米标高以深的勘查工作,为开辟深部找矿新空间提供技术和实践支撑。
本次勘查工作专门采用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构建“地质—物探—钻探”三位一体勘查体系。先用高精度重力、磁法探测地下,收集岩层和矿产的异常信号;再通过三维地质建模把这些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地下结构模型,精准圈定矿体可能存在的区域;最后用钻探验证,精准锁定深部隐伏矿体。 技术的支撑让找矿突破有了底气,而此次新矿体的发现,不仅验证了技术体系的有效性,更充分证明了鄂东南矿田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当前,钻孔正向2000米以深钻进,预计将成为鄂东南最深的金属矿勘查孔。这套深部勘查技术体系,对于实现深部找矿突破,提升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