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捆离田,点草成“金” 金秋时节,目前汀祖水稻收割进入尾声,稻田里收割完留下来的秸秆却成了农的“负担”。汀祖镇村民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让稻田“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秸”尽其用,变废为宝,实现环保和效益“双赢”。 文/摄:瞿泽敏
“秸”尽所能,变废为宝,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2025年10月24日下午,在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吴垴村戴家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392亩稻田里,金黄的稻茬间,刘显村养牛户刘亮从碧石渡镇李边村调来一台秸秆打捆机正轰鸣作业穿梭于田间作业。随着齿轮转动,散落的秸秆被“吞”入机器,转眼间便被压缩成结实的方形状“草垛”,整齐地堆放在田垄边。刘显村养牛户刘亮与农机手正忙于忙车上搬运草垛,运回家用于养牛储备冬季“口粮”。 水稻种植户戴文良说道:“我们合作社种植的392亩稻谷收割之后,稻田的秸秆全部采用打草机打成方形草垛给附近养牛户。既杜绝了焚烧秸秆,又保护生态环境,还解决了附近养牛户冬季喂牛草料储备问题。” 刘显村专户养牛户刘亮说道:“我家养了80头牛,每头牛每年需要8000斤草料,冬季草料储存是个大问题。吴垴村戴家坝的392亩稻田秸秆打梱成草垛,解决了冬季养牛草料的燃眉之急。” 打捆机农机手万灿介绍说道:“今年10月初,我刚买了一台稻草打捆机,打出来的每捆草垛重约30斤,仅收每捆草垛打包费5元,大大降低了养牛成本。今天上午在刘云村打草,下午在吴垴村打草,打草机几乎天天在工作。” 下一步,汀祖镇将积极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同时,全面提升农作品秸秆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加大秸秆打捆作业力度,切实从源头上消除秸秆焚烧隐患,守护好蓝天白云,推动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循序发展,持续走好秸秆综合利用之路,实现“种粮”和“养牛”双赢。 图/文:瞿泽敏
打捆离田,点草成“金” 从过去的“一烧了之”,到如今的“变废为宝”,汀祖镇用“疏”的巧劲破解秸秆处理难题,以“堵”的硬招严控露天焚烧。如今的田间,秸秆少了、蓝天多了;农民的腰包鼓了、生态环境美了。打捆离田,点草成“金”,秸秆变身“绿色财富”,正让汀祖镇在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答卷。 图/文:瞿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