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夯实基层文明建设根基,11月25日上午,黄石市深化文明楼栋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黄石港区红旗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召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樊进出席会议并讲话,黄石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严华致辞,来自全市各城区城市文明创建中心、相关街道、社区及“黄小石”融媒战队,共计40名代表参加会议。 参会人员前往红旗桥社区枫叶山小区、磁湖东城小区、东楚名居小区、鼎鑫大厦小区4个小区开展观摩学习 在各小区现场,社区党委书记、业委会主任、物业代表等分别担任讲解员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樊进进行现场点评 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宣教组主持召开深化文明楼栋建设工作推进会
推进会上,4个社区代表作经验分享 在文明楼栋建设工作中 大家都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分享 一起来看看 红旗桥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动、比、赛”三部曲推进文明楼栋建设。社区成立评审团,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老旧小区居民自发整治环境,老党员创新工作法助力精细化治理。社区常态化开展评选及邻里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供志愿服务。
社区举办百家宴 同时,红旗桥社区以支部带党员、三方联动机制破解治理难题,通过积分兑换等制度实现居民从“要我创”到“我要创”的转变。目前,社区已有25栋市级五星级文明楼栋,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精细化治理,让幸福触手可及。 磁湖社区以“我爱我楼 美化生活”为理念,锚定文明楼栋建设目标,构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科技赋能”模式。通过电梯加装破解民生痛点,68部电梯惠及千余户,点燃居民参与热情;建强“两长三队”治理体系,筑牢志愿服务力量;依托积分兑换机制,1184 名注册志愿者年均服务180余次;以 “楼栋微课堂”多元宣讲,评选 “五好楼栋长” 树标杆。
居民代表开展夜话会讨论
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以党建为核心,激发居民从 “要我参与” 到 “我要参与” 的转变,文明建设常态化推进,让宜居幸福家园底色更浓。 铜花社区探索“一心五微五合力”楼栋自治模式,以党建为核心,构建“党建+网格+楼栋”体系与“两长五员一户”架构筑牢根基。通过“微组织、微阵地、微服务、微活动、微治理”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解决民生实事。
“两长五员一户”治安巡逻队
闲置用房打造成居民休闲场所
社区凝聚组织、资源、服务、参与、社区五大合力,赋能自治保障。模式推动社区治理从“独奏”变“合唱”,邻里和睦、环境宜居,居民参与热情高涨,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未来将持续深化该模式,打造和谐文明楼栋“微单元”。 矿山路社区以文明楼栋建设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依托198名“网格微管家”,以“七彩益+”志愿服务为抓手,探索蜕变之路。构建“1+1+5”自治小分队与37个邻里议事点,聚焦“一老一小”服务、环境整治、邻里帮扶,推出多项便民举措。通过“评估+积分”激励机制,制定《楼栋文明公约》。
居民讨论小区活动场所选址问题
“七彩益+”志愿服务项目
如今,小区环境提质、邻里关系升温,居民自治活力迸发,治理效率大幅提升,成功实现从“老破小”到“幸福家”的转变,让老旧小区幸福底色更鲜亮。
各城区城市文明创建中心负责人表态发言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樊进在总结讲话中对此次观摩学习和交流发言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楼栋是城市市民最基本的生活工作空间,也是城市基层治理和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单元。在过去的几年里,全市上下围绕文明楼栋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自治动能持续增强。
针对下一步工作,樊进强调,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发动机”作用,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带头开展楼道清理、环境整治等行动,以“我爱我楼”实践让文明扎根,提升居民幸福感。二是要突出群策群力“方向舵”作用,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居民需求,通过打造议事厅、“空中花园”等共建项目,推动“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凝聚共建合力。三是要加强机制保障“催化剂”作用,健全“两长三队”、志愿服务积分等机制,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文明楼栋建设可持续、可复制,实现治理效能跃升。通过召开深化文明楼栋建设工作推进会,以精细化治理赋能基层建设,补齐楼栋治理短板,以“小楼栋”撬动“大文明”,推动文明建设高质量提升。
居民王炎枝:小区环境越来越好了,之前一片黑,我都不敢到这边来,现在新安装了路灯,吃完饭下楼遛个弯,更安全、更安心了!
居民戴阿姨:我们小区都是高楼层,自从开展文明楼栋评选以来,高空抛物现象明显减少,还是要呼吁大家杜绝高空抛物,共同维护小区的安全环境!
居民刘金英:社区把闲置空地做成了打卡墙,很多老姐妹过来拍照,一起坐这里咵咵天、晒晒太阳,晚年生活过得很舒服。我也是社区文明宣导队的成员,经常参与垃圾清理、楼栋治安巡逻,为我们的小区发挥余热!
文明是一条长河,创建是一条长路 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
接下来 我们将走进更多社区 一起关注文明楼栋建设过程中的 鲜活实践 见证“小楼栋”里的“大文明” “微治理”中的“大幸福” 让我们循着文明的足迹 汲取各社区的创新智慧 共同书写 邻里和睦、环境宜居、治理有效的 城市文明新篇章 让“门里是家,门外也是家”的 美好愿景 在更多楼栋落地生根、绽放芬芳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