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3726

积分

好友

主题

[同城] 【馨说创新·第四十二期】快来看看!我国首架百兆卫星宽带航班首航

发表于 2020-7-16 09:01:21 | 查看: 9190| 回复: 0| 来自湖北

090057fopfdnpcyfpwyzg9.gif

090057dehaas8r0wr7ra1e.jpeg

090057ix8mi9qqjcqxenjo.jpeg


       大家好,我是小馨~

围观科技,解读创新。“馨说创新” 每月与您相伴~  更多资讯可微信后台留言互动交流哦~

我国首架百兆卫星宽带航班首航

    据科技日报7月7日报道,7日19时21分,青岛航空QW9771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完成了我国首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的首航。飞机在万米空中可以实现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联网,为乘客带来与地面上网一样的网络冲浪体验。该飞机在平飞阶段时,机上旅客可以使用个人手机连接空中互联网,从2000多个优质互娱服务中挑选喜欢的内容。本次航班还实现了国内民航史上第一次空中直播。嘉宾在飞机上与地面直播间进行视频连线,实时分享了空中画面。

小馨说:

   与使用传统Ku卫星的互联网飞机不同,本次航班适配的高速互联系统基于国内唯一一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从而实现万米高空百兆以上的高速联网。飞机利用数字化航空娱乐服务系统及数字客舱一站式软件解决方案,构建了包括移动端空中内容娱乐、航旅出行服务、空中电商新零售等多元空中互联网生态,成为支持疫后民航业结构重塑和数字化转型的优秀范例。

高速磁浮,激荡速度与梦想

    据人民日报7月8日报道,最近,一条我国高速磁浮研发取得重要新突破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从而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运行的突破,获取了大量关键数据。这将为后续高速磁浮工程样车的研制优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小馨说:

   高速磁浮列车常被形容为“贴地飞行”。这种“飞”一样的速度,源于磁浮技术可以使列车克服重力悬浮或吸浮于轨道之上,因而不会产生轮轨摩擦,只受空气阻力影响,所以能实现超高速运行。从技术上来说,高速磁浮具有高速快捷、安全可靠、运输力强、绿色环保等多种优势;从应用场景来说,尤其是在大力推动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今天,我们对更高速度的运输系统也存在着更强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人们更倾向于认为,高速磁浮会对现有交通网络形成一种重要补充,它可以填补飞机和高铁之间的速度空白,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上海积极探索脑科学前沿领域 G60脑智科创基地二期开工

    据经济参考报7月8日报道,G60脑智科创基地二期日前在上海松江开工,预计2022年12月前投入使用。这个基地将成为承担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的重要基地,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自2018年7月揭牌至今,G60脑智科创基地已取得阶段性科研成果。据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介绍,G60脑智科创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探索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的前沿领域,促进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以点带面地发展相关高科技产业,建成国际灵长类脑科学与脑疾病模型研发中心、类脑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中心和长三角创新药物、医疗器械与智能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小馨说:

    全球医药界急需各种非人灵长类模型,包括脑疾病、免疫缺陷、代谢异常、肿瘤等疾病的临床前药效检测。非人灵长类脑疾病模型的研发,将对未来创新药物研发有极大助益。基地以脑科学基础研究为主体,除了向医疗产业延伸,另一个延伸的领域就是类脑人工智能产业。目前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有标记的大数据和高计算量的机器学习算法,大多是用于单一的任务,如人脸识别或是下棋,但不能同时做两件事。人脑则是通用智能,仅需极少的能量和小量数据就能给出决策,并能举一反三。要研发出像人脑一样的通用人工智能,需要解析大脑内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从中找出大脑的工作原理,再借鉴到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实现高效、通用的人工智能。

090057occqga9xaela3qdq.gif

共融机器人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共融机器人,是指能与作业环境、人、其他机器人自然交互,自主适应复杂动态环境并协同作业的机器人。为促进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共融机器人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该计划瞄准国际机器人研究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及民生需求,通过机械、信息、力学、材料和生物等学科深度交叉与融合,开展面向共融机器人结构与驱动、感知与交互、智能与控制的共性基础研究,力图在刚—柔—软耦合柔顺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多模态环境感知与人体互适应协作、群体智能与分布式机器人操作系统等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的源头创新上取得突破。

小馨说:

   共融机器人积极呼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是我国机器人学科和技术发展重要方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机器人制造水平将越来越高,“能工巧匠”“聪敏体贴”和“分工合作”等类型共融机器人将深刻影响人类生活。

///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4-4-24 17:31 , Processed in 0.38764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