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447

积分

好友

主题

[全网] 那些捂地的开发商,都靠什么赚钱的

发表于 2020-10-7 11:07:54 | 查看: 22566| 回复: 0| 来自湖北

我们经常能听到开发商说还没取证


其实这里面除了真的无法取证的情形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开发商不愿意取证,近期和记黄埔成都分公司的事,就属于这种


2004年,和记黄埔拍下两块地,共计21.35亿,楼面价1030元/㎡


这个项目卖了16年,还剩6000多套,上一次开盘还是2016年9月,目前项目仍在建设中


而这里的均价,也从上一次开盘的1.2w+,涨到了2.3w+,粗算一下,和记黄埔赚了大概38亿


这还不算“额外收入”,因为当时这块地被拿下后,又被和记黄埔抵押给银行,因此,和记黄埔从银行获得26.21亿的抵押贷款,继续滚动开发...

110634t5nxx4w7ei5n53we.png

110634n6ie11hppe6lefdj.jpeg

上海这些地方竟然都被捂过


2005年,HJHP、XHJ、TG(缩写)等几家大鳄级地产开发商,围着上海市中心的一块地公开竞标


这不是一块普通的地,是后来上海市中心唯一4条线交汇的换乘大站,世纪大道站的上盖项目


最终,这块地被HJHP以45.6亿的价格拿下,楼面价1.2w


从此,这块地上的项目跟它的名字“世*汇”(缩写)一样,进入了跟世纪一样漫长的开发周期,被捂了6年后,2011年才开始正式开发


建设了整整5年多,谁能想到,距离拿地已经过去了10年,这个繁忙上海市中心地铁换乘大站上,还是一片工地


到2016年,*汇广场才算完全竣工,随即以200亿元的价格被卖给了人寿保险


11年,一个写字楼纯赚154亿


110634fibi4zi9x05cuuxu.png


类似成都、世*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上海的“御*豪庭”(缩写),2001年,项目开发商从古北集团手中用3.9亿的价格收获了今天御*豪庭所在的上海古北新区1区14号地块


按项目整体约18万㎡的建筑面积计算,楼板价仅有2167元/㎡,在开发商2001年的年报里显示2004年完工,而之后竣工时间也是一拖再拖


2005年,项目第一期,已经达到新房预售标准,但是开发商没推


还把古北路沿街商场、店铺全部散卖,原本成规模的规划,成了后来的小型超市、烟酒小店和各类批发市场


2年后,御*豪庭才首次开盘,均价3.6w/㎡,又过了2年,御*翠豪庭最后一次开盘的时候,均价7w/㎡,是当时楼面价的32倍多


还有普陀真如板块的“高*领域”,这个项目所在的块地,是开发商在2006年以22亿元的底价拿下的真如“A3-A6地块”


7年后,直到2013年,项目才姗姗入市

110634a6aohpbureo2eh12.jpeg

2020年,高*领域在建的配套商业写字楼


“高*领域”(缩写)首次推出700套房源,于当年6月下旬售罄,收益26亿元,但是很快,开发商就以“周边配套没有完善”为由,又延期开发6年


直到去年6月才又续推400套房源,很快售罄,之后加推160套,14年过去了,现在这个项目的均价相较于3027元/㎡的拿地价格增长了近28倍


粗略估计了一下,开发商在“高*领域”这个项目,回笼了130多亿资金


跑赢了通胀,也跑赢了大部分实体经济

110634vk09l484s88l88ll.jpeg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于港资开发商来说


有的港资房企,它在内地的项目,平均开发周期都在10年左右,最长的要属一个北京的叫“誉天下”的项目,开发了25年

总结一下,他们囤地的套路一般是这样


早早的进入区域开发,然后拖住不开,或者慢慢开盘,等到周边地价涨起来之后,周边配套也慢慢成熟,它再开始行动


学会了跟时间做朋友


但是相关法律规定,“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那他们是怎么做到“和时间做朋友”的呢?其实方法很多


比如,两年内我挖个坑,打完地基后就停工,这样,项目就算是“建设中”了,不能算囤地

110634dpcwcsyosxxa7gxd.png

2014年,北京崇文门地王拿地三年仍在挖坑


还有的开发商会在开工日期前,改规划,这招的背景是,得先跟大家说下,规划部门的工作流程


一般开发商提出修改意见申请之后,必须经过最少30天公示,向社会征求意见


所以这时候提出一个看似合理,实则存在很大通过风险的选项,都会成为开发商延期的理由


还有种捂盘的节奏,是化有形于无形,比如开发商拍下一块地之后,原本分2-3期就能开发完成的地块,会被分成若干期多批次开发


然后随着周边房价起来,越往后的开发批次,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更骚的操作还有,为了延期开工的开发商会鼓动拆迁户闹事或者鼓励钉子户别搬走,不能完成拆迁,这块地就只能待着


有点像开发商们的奥斯卡

110634ygcpa8rf49225rw8.jpeg

更恐怖的是


更恐怖的是,捂地之后交付的项目


因为拍地的时候,关于项目的设计和规划都已经确定了,捂上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这房子的设计一言难尽


还以“高*领域”为例,户型设计很磨人

110634qa6fq6virmwqavj4.jpeg

高*领域约104㎡产品户型

这样的户型并不是项目的极端个例,整个项目的户型都比较“磨人“

110634n41zimgic343i47q.png




这样的户型设计,有一个根本原因在于项目楼栋本身是塔楼设计


要知道塔楼是20年前流行的设计,但是因为户型朝向,以及高密度、公摊面积大等因素逐渐被市场淘汰


但“高*领域”不能淘汰它,因为开发商拿地的时候,申报的就是这种设计


也就是说,捂地模式很难交给用户好的产品,而且捂地模式对局部城市更新发展,也是阻碍


开发商承诺的住宅、商业、写字楼等配套没有如期开发建设,这肯定会影响到原本的区域板块规划,回看真如板块


曾经四个城市副中心之一的真如,现在成了最鸡肋的一个板块

110635lwi78u6nie65vw3k.png

换句话说,这种模式只有开发商得利,但对于一个板块来说,可能意味着永远的错过黄金发展期

110635olfhzdebffwfwa8j.jpeg

从哪开始改变?


虽然囤地的借口很多,但是也有被处罚的


比如一个项目的一期业主需要跟二期一起交房,但是二期迟迟不能出来之后,开发商就会面临一期业主交房时间的整体违约


但这跟土地增值的利润相比,不值一提


再比如2006年,香港某地产的全资子公司用5.1亿拿下北京工体北路4号地块


虽然按照出让合同规定,这个地块上盖项目的开竣工日期是:2006.9.20-2008.3.31


但是直到2009年项目一直没有竣工,之后直接以9.2亿的价格卖给了另一家港资开发商,前者净赚4.1亿


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是港商或者某一家房企


2018年,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数据,全国111个城市、50000多宗住宅用地中


自从2013年1月1日以来出让的住宅用地52285宗、面积170404.7公顷,合同正常履约比例为81.8%

110635cefeg698ge4xhq6c.jpeg


也就是说,违约率达到近20%


前面说过,如果一个开发商拿地两年内未动工的,国家就有权收回使用权,那为什么这条治不了囤地呢?


因为开发商“一直在开发”,只是开发的比较慢,少则7、8年,多则十几二十年


也就是说,一直在建设,但一直未完工,像那个开发了25年的誉天下别墅项目


很多当年想买这个项目的人,从进入工作、结婚、生子,再到孩子的孩子出生,才看见这个项目出世,很有点现代“愚公”的味道


这说明很多土地出让合同,是有漏洞的,细看一下


一块地,只要2年内有动土开工,就不算违法,那我只要2年内动工,就不能算囤地啊


而且,一般土地出让合同只规定了开工和竣工日期,但这段时间内是如何进展的,没有法律条文可以规定


即便被判违约,这赔付的违约金,可能也抵不过地价上涨的利润

110635cdhlc7cg8hvdecel.jpeg

最后

谁来买单?


低买高卖,符合资本原始属性


但这对于一个城市,或者板块发展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就算后期重新开发建设,这时候的地价带来高企不下的开发成本,让开发企业很难再有什么大胆的创新开发举动


大概率而言开发商拿地之后,稳妥起见,都会将地分割成小面积一点点开发,很难有成规模的整体规划


而开发商捂地带来的收益,也变成了房价的一部分,影响着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包括无数人每个月辛辛苦苦的还贷


所以囤地问题亟需得到解决,而比较彻底的办法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把法网织密编牢,做到有法可依


让他们更加关注项目运营本身,这样才是真的“和时间做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4-4-20 16:00 , Processed in 0.40579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