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地矿风采
一睹晶体之美 一品黄石余韵 12日,秋意正浓的大冶湖畔 黄石矿博园内 第四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开幕 专家如约而至 矿晶争奇斗艳 游客纷至沓来 全国乃至世界地矿界的目光 再一次聚焦在黄石这座“晶”彩之城
鬼斧神工,矿石晶体 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矿物晶体 不仅具有非凡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快看!这块千载难逢的月亮形状大宝石,我们又见面了!”盛会开幕不久,矿晶爱好者刘云逸来到矿博园1号馆1楼“晶之醉”展厅,意外发现自己的“老朋友”——世界最大海蓝宝石“蓝月”众星捧月般立在展厅中央。“去年的地矿科普大会展出了这块稀世罕见的宝石,我非常迷恋它,今年大会一开幕第一眼看的就是它,我非常激动。”
以矿为介,以会为媒 今年地矿科普大会的基石仍然在“矿” 而这座“晶之醉”展厅 则是展会中矿晶的翘楚 一批品质极高的矿晶展品 漂洋过海来到黄石 展厅将来自德国、美国、俄罗斯、摩洛哥、巴西、玻利维亚等国家总价值200多万元的矿物标本、动植物化石、水晶宝石集中展出。单是一方海蓝宝石、水晶、钠长石云母、石榴子石共生矿物,就吸引一批又一批游人驻足观看,感慨在黄石就能欣赏到如此精美绝伦的晶矿。 “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红硅钙锰矿石, 来自于大冶冯家山。”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副校长 兼光华宝石学院院长刘光华 介绍展品红硅钙锰矿石的形成 以及归家之路 刘光华教授是黄石地矿科普大会的老朋友 本次大会,矿博园里 以他名字命名的刘光华矿物彩宝科普馆 依旧大放异彩
走进展馆 如同踏入真实的玄武岩矿洞一般 时不时闪现的鱼眼石、玛瑙小晶洞 保持着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原始状态 透着神秘的美感
从色彩厅、成因厅、采宝厅、 鉴宝厅、用宝厅一路走来 游客们会发现“晶”彩内容频频出现 看得非常过瘾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说,矿晶用自己的光彩、沧桑和华美,讲述着地球的演化过程、故事,黄石是中国出产矿物晶体的主要产地之一,是一座有着千年矿冶文明的古都,矿冶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根和魂,挖掘、保护珍贵地质矿业遗迹和弘扬矿冶文化,留住城市的根、守住城市的魂,让黄石这座地矿名城更有特色、气质和内涵。 矿石科普,魅力研学 今年地矿科普大会的一大亮点 依然是科普研学
“黄石你好,我爱中国!”1号馆2楼展厅里,一幅由黄石特产铁矿石、孔雀石等组成的中国地图矿石拼图引人注目,5岁的黄石小朋友卢昱骅是这幅画的作者。 齐人高的乐高风车塔楼、用塑料管制作而成的水循环系统模型、研磨矿晶自制的五彩蜡烛,置身在2楼展厅里,仿佛置身于一个科普童话世界。这些展品都是第二届“晶彩黄石杯”全国中小学地学科普作品大赛的获奖作品。 大会期间,组织武汉及周边城市青少年来黄石开展“晶彩黄石·地矿科普”主题研学旅行,利用矿博园的国家级研学基地,将矿晶、矿冶文化融入研学课堂,让青少年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矿世云展,晶彩黄石 本次大会创新展会服务模式 运用直播、VR和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 电商、抖音、今日头条等流量平台 全新打造“地矿科普云平台” 集展示、科普、直播、研学、 服务、互动于一体 游客、展商只需扫描大会二维码 进入界面 就能看见云上展商、作品大赛、 抖音大赛、晶彩研学等大会活动入口 十分便捷
在矿博园1号馆1楼的高品质矿晶展销区,设有标展78个、特展11个,其中国际区有6个展位。部分展位上标明“直播商展位”字样,突出线上“云”资源优势。 在黄石孔雀石展位,展商王小琼在整理摆放展销品,一些顾客围上来欣赏询价。她已经连续参加3次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本届大会带来了孔雀石切片、孔雀石牙签盒等精美产品,“等下会有主播来我的展位直播带货,希望全国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黄石的孔雀石。”
在展销区一侧,一间直播间里 国际彩色宝石协会大中华区主席於晓晋 正在网络主播的陪同下进行鉴宝直播 打开抖音平台搜索就能看到直播 关注度高,粉丝互动热烈 此外,“我家有矿”抖音王大赛、“矿晶+”亲子萌娃秀、“矿晶+”晶石嘉年华、“我家有矿”品鉴沙龙等“云”上、时尚精彩活动纷纷亮相大会。“云”上平台的搭建,让大会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将黄石的“晶”彩带向世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廖红说 科普事业对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随着第四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的召开 全国乃至世界地学科普的目光 再一次聚焦在黄石这座“晶”彩之城上 进一步擦亮了黄石 “中国科普胜地、世界地矿名城”的城市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