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社区引导居民成立加装电梯自改委,召开共谋、共建、共治、共解、共享“五共”议事会,调解单元电梯加装居民矛盾。
天虹社区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众筹活动,居民商户与社区携手助力社区治理,共创美好生活。
天虹社区组织市、区包保单位及挂点领导、物业公司、辖区单位代表、社区民警、乡贤人才等20余人共聚一堂,共同商讨社区未来的发展。
万达红塔由A座和B座两座写字楼组成。近年来,由湖北易圣律师事务所、湖北兴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发起,将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的党组织紧密联系起来,建成“红塔联盟”。联盟通过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困难共助、企业共兴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企业优势互补,凝聚力量共同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推进红色商圈建设。
黄石港万达商圈、外卖小哥与物业公司有关负责人、社区居民代表齐聚红塔联盟议事厅,共签倡议书,给外卖小哥提供更加友好和便捷的工作环境,给居民群众带来更加满意的用餐体验,“暖新”更“暖心”。
青山湖社区组织无物业管理楼栋公园路3号楼居民召开“夜话会”,围绕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一家”治理模式发动居民共谋共建,推进落实了该楼栋加装电梯、改造围墙、安装刷脸门禁、停车棚等群众所盼事宜。
青山湖社区青山花园小区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组织小区居民共谋共建,共同出资、出智、出力,完成了小区“一家人”驿站建设、清廉长廊建设、门楼维修、安装电动车停车棚等。
红旗桥社区鼎鑫大厦实行“红色管家”管理,谢志春等几名退休老党员义务管理楼栋,硬是把昔日的“风波楼”管理成了“和谐楼”“幸福楼”。经协商,在楼顶建设了一个“空中花园”,并设置了1个红色议事厅、1个花语厅、2个晾晒区,成为居民议事协商和休闲纳凉的好平台。
红旗桥社区依托红色物业,组织由楼栋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组成的评审团,开展文明楼栋评审活动。目前,共有25栋居民楼被评为市“五星级”文明楼栋,是全市文明楼栋最多的社区之一。
沈家营社区将辖区企事业单位、商铺门店、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志愿服务团队组织起来,成立“平安合伙人”,并组织区公安分局、沈家营小学、黄石热电厂等20家辖区单位,开展“平安合伙人”创建活动,提高居民平安指数。
胜阳港社区通过“板凳会”以事说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胜阳港街道商会永安里片区分会召开成立暨首届会员大会。
天桥社区锦江13号首届业主委员会选举大会在小区院内顺利召开,图为现场唱票环节。
南京路社区菜园村小区在停车场的建设过程中,召集居民现场选址,确定停车场的范围及进出口,居民推选成立停车自治管理委员会,共同协商收费标准,进出口安上了道闸,规范了管理,形成了长效自管机制。
全区大力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完善综治网格平台建设,全覆盖推进“雪亮”工程,加强非警务矛盾纠纷多元治理、源头治理,实现居民、物业、网格、民警多元共治。
黄石港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市不动产业务事项,推出全市首个设在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不动产窗口,“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办件,并且实现了全城通办。
黄石港区在万达广场A座一楼大厅建成“智慧政务e站”,面积150余平米,融合帮办代办、“一网通办”、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便民志愿服务等功能,设置人工导办区、自助服务区、帮办代办区等,其中:包括“智慧政务无人值守站”集成机、医保缴费自助查询打印机、天然气缴纳自助服务终端等,让万达商圈企业和群众办理事项更智能化、便利化。
黄石港区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小程序正式上线使用。小程序引导居民群众做好垃圾分类、答题积分赢奖品,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率,也正式拉开了我区“线上+线下”双管推进垃圾分类的序幕。图为开发小程序人员讲解应用操作。
全面推开省综治网格平台系统,利用大数据、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整合辖区人、楼、房、组织等各类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交换、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流程再造。
黄石港区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安装A、B类视频探头近2万个,全区大街小巷、居民小区以及重点部位实现“雪亮工程”全覆盖。
黄石港公安分局研发智慧社区综合应用平台,贯通公安云、视频云、警综平台、社区警务实战平台等,打通数据“断头路”,使上层数据反哺基层应用,通过智能化手段开辟传统社区治理新模式,并在枫叶山小区试点运行。
黄石港着力推进平安智慧化小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