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发区·铁山区张之洞广场,会见证怎样的历史?在兴冶路,会遇见怎样的生活?来到开发区·铁山区,从张之洞广场出发,沿兴冶路向北而行,记者仿佛踏入了时光交错之地,感受到岁月交叠的气息。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互相交融,自然的恩赐与人文的光辉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和谐宜居的画卷。
张之洞广场:历史与现代交融 张之洞广场中央,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国近代钢铁工业之开创者张之洞的铜像挺拔庄重,眉宇深邃坚毅。铜像底座上有毛泽东的题字:“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铜像背后铭刻着张之洞的生平事迹与功绩。 据记载: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建汉阳铁厂,次年在铁山创办大冶铁矿。1893年7月,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投入生产,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诞生。之后,张之洞分别于1893年、1896年、1899年三次亲临铁山视察,推动了铁山开发,奠定了铁山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中的重要地位。 为纪念这位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张之洞广场应运而生,3800平方米的广阔空间,凝聚着历史的沉淀与后人的敬仰。然而,干净靓丽的广场昔日却是另一番光景。盛洪卿社区居民黄冬莲对此记忆犹新。 1984年,18岁的黄冬莲从农村来到铁山,她回忆:“广场还没有硬化,晴天灰尘远扬,雨天路面泥泞,各种商贩在这里摆摊叫卖。1990年前后,这里改名为鹿鸣苑街心公园,公园中央有一个圆形喷池,每逢年节,我就和家人一起来这里游玩拍照。”
2004年,这里再次进行升级改造,中心的喷池被填平,一座高大的张之洞铜像拔地而起,代表铁山特色的元素融入到广场中。这里不仅成为了铁山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有了文化广场这个大舞台,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健身舞、民族舞、广场舞、空竹舞……一支支舞蹈队遍地开花。每当华灯初上,音乐响起,追求健康的中老年朋友跟着队伍舒肢展体,黄冬莲也加入其中,用广场舞释放心里的压力。
在高大树木的荫庇之下,广场成为老年人的纳凉胜地。他们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嬉戏玩耍的孩童为广场增添了灵动的音符。广场上的精神文明创建宣传栏,展示着开发区·铁山区志愿者活动的温暖瞬间,“凡人善举”“身边好人”的故事、廉政家风教育特色墙、廉政书画展,为市民注入精神力量。 兴冶路:繁华与宁静交织
张之洞雕塑背后,兴冶路路口,一座青石门楼映入眼帘,四根粗壮的石柱,高擎起石头雕刻的穹顶。在两侧绿树和楼房的衬托下,门楼愈显古朴庄重。“大冶铁矿”几个大字刚劲有力,石门背面“开发矿业”四字亦是遒劲雄浑。 门楼伫立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岁月的痕迹在其间静静流淌。“此门叫彩门,是大冶铁矿2004年建设的。进入此门相当于走进了大冶铁矿管辖区域。”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阎红勇介绍。 沿兴冶路往北走,记者依次看到大冶铁矿的办公大楼、招待所(现为吉达宾馆)、医院、工人俱乐部(现为大礼堂)、体育馆,再往北走便是大冶铁矿生产现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条路曾是铁山最热闹的地方。
“每年过年期间,大冶铁矿工会组织的迎新春舞龙舞狮活动从大年初一舞到正月十五,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道路两边站满了大人小孩,”阎红勇回忆,龙嘴里吐出的美丽火花仿佛能把夜空点亮,伴随着小朋友们惊喜的尖叫声,是名副其实的“火树银花不夜天”。 兴冶路两侧,栾树长得枝繁叶茂,青绿的枝叶间已经爬满了黄色的小花,湛蓝的天空与红色的砖瓦房相得益彰,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虽然是炎热的午后,但道路两旁高大茂盛的落羽杉像一把把大伞,为过往车辆和行人撑起了一方阴凉幽静的天地。 兴冶路东侧,有一条干净、静谧的小巷——蔡家山巷。小巷一侧的淡黄色墙壁上,红色宣传栏鲜艳醒目。“打造红色引擎,强化红色引领”“共驻共建成员名单以及工作职责”......建设路社区近年来的工作方向、成果清晰可见。
小巷另一侧的青砖墙上是一整面绚丽的彩绘画。画中,活泼俏皮的卡通人物“黄小石”时而呼喊着“走,创文去!”,时而劝导着市民争当“文明铲屎官”,颜色鲜艳、活泼可爱的彩绘画给老旧居民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景致。 邻里客厅:基层治理的动人景致 继续往蔡家山巷里面走,记者来到建设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时这里也是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推门而入,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室内,“邻里议事厅”“邻里书吧”“邻里健身房”等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晰,墙上挂满了社区工作建设活动的照片。 照片墙下方,各种具有时代感的老物件在架子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煤油灯已熄灭的灯芯,曾见证过无数个夜晚;开水壶的壶身虽已陈旧,却曾温暖过无数个家庭;安全帽上的划痕记录着奋斗的往昔;斑驳外壳的老式收音机,仿佛还在流淌着旧时的旋律......每一样老物件都承载着温暖记忆,将人们带回旧时光里。 “这些老物件是住在附近的大冶铁矿的退休职工捐赠的,”建设路社区工作人员黄喜珍告诉记者,2022年,社区响应共同缔造理念,积极打造“与邻有约”邻里客厅。居民们你一件我一件,把这些宝贝从家里翻出来,形成了现在的邻里记忆角,隔一段时间就有志愿者来将这些老物件擦拭干净。 记者看到,木桌前,社区居民围坐在一起,一边编织手工花卉一边说笑。旁边书架上图书琳琅满目,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到《本草纲目养生秘方》,各类书籍应有尽有。书架上方的墙上,张贴着“学习强国”客户端的各窗口二维码,居民拿出手机扫描任意二维码,便可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红色故事等丰富内容。 在张卫华调解工作室,记者见到社区老党员张卫华。她在社区义务工作了27年,负责调解邻里纠纷。“遗产纠纷、夫妻矛盾,有什么事坐下来唠一唠,说开了就好了,大家满脸怒气地来,最后高高兴兴地走。”张卫华说,自己最大的感触是,现在纠纷少多了,邻里关系非常和谐,社区成了一个有爱的大家庭。 邻里客厅作为居民参与社区共同缔造的一个自治平台,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真正做到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共同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