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立秋,暑热未减。在西塞山区澄月红色足迹馆一楼的小房间里,一名穿着白大褂的老人正在给居民讲解病历;隔壁的小会议室里,几名穿着汗衫的老人围坐聊着近况。
“这些人都是退役老兵,是我们‘金色号角’老兵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今年65岁的队长房汉一说,在这里,有事大家一起上,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仿佛再次回到了部队,回到并肩作战的青春岁月。
房汉一近照。阮琼摄
1978年,我国边境暗流涌动,房汉一入伍后成了一名炮兵。
他解释,火炮是一种多人协同操控的武器,即“多人一杆枪”。挖驻锄坑、火炮展开、推炮入坑、战斗准备、装定诸元、装填弹药、奉命发射、收炮挂炮、撤离阵地等一系列步骤需要大家协作,才能快速、准确歼敌。
房汉一的部分荣誉。阮琼摄
“一个班一门炮,班长也是炮长,副班长兼瞄准手,我当时就是瞄准手。”房汉一介绍,瞄准手直接影响到射击的准确性和效果,在火炮发射环节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个瞄准手都有一个替补战士,一旦不幸牺牲了也能确保这台火炮的战斗力。
但在一次敌袭中,房汉一的这台火炮差点彻底“瘫痪”。据他回忆,在开炮的间隙,全班紧急开挖一个小房间大的“猫儿洞”,大家伙儿穿着短裤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在即将完工时,敌人的炮弹却打在了在开挖的“猫儿洞”附近,洞里中间松软的泥土整块垮了下来,将房汉一以及替补战士双双掩埋。
“万幸的是,战友们时刻互相关注着对方的安全。我很快被战友们从土里扒了出来,但我的替补在炮弹袭击的时候还在更深的洞里。”房汉一来不及后怕,他连声喊着“洞里还有人!洞里还有人!”他和战友们一起与时间赛跑,最终成功将替补战友救了出来。
“我们战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就是在枪林弹雨中,在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中建立起来的。”房汉一一边说一边领着记者上了红色足迹馆的二楼。
可以看到,二楼大厅里俨然陈列着行军被、绿军装、战士遗书等老物件。房汉一透露,这些老物件都是战友们捐赠的,得知要建立红色足迹馆,成立“金色号角”老兵志愿服务队,不少退役老兵积极参与,纷纷慷慨解囊,有物件的捐物件,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
红色足迹馆展厅。阮琼摄
军号一响百家应,军旗一挥壮歌行!房汉一表示,“号角”最重要的作用是产生凝聚力。在社区的帮助下,2021年,“金色号角”老兵志愿服务队正式进驻红色足迹馆,红色足迹馆也成了退役老兵们共同的“家”。“谁要是有个困难,我们能帮上忙绝不二话。”房汉一说。
退役老兵罗师傅腰椎问题是个老毛病,治疗花费不少。根据退役军人困难帮扶政策,他的治疗费用可得到一定比例的补贴,但他却迟迟没有收到补贴款。得知情况后,房汉一经过多方咨询,这才了解到因罗师傅银行账户的问题,钱打进去又被退回来。
“金色号角”老兵志愿服务队员们在闲聊。阮琼摄
顶着近40℃的高温,房汉一和几名退役老兵跑了多家银行,这才将问题解决。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以来,“金色号角”老兵志愿服务队已服务包括退役老兵在内的群众千余次。同时经常为辖区党员、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红色宣讲活动。
穿上军装是保卫者,脱下军装是建设者。截至目前,“金色号角”老兵志愿服务队成员已发展到35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