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提升生态治理能力”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基层领导力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本届基层领导力论坛发布了入选典型案例大冶市“‘最小单元治理’: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成功入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为解决“村实组虚”、村(社区)自治功能削弱、群众参与治理不充分”等基层治理问题,大冶抢抓全省基层治理体系框架试点机遇,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在不改变现有行政村(社区)设置的前提下,优化调整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为最小治理单元,通过线上线下科学定界、建强各类组织、强化自治功能等方式,有效破解了治理重心下移的难题,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根据“线下科学划分、线上数字赋能”总体思路,在广大农村,大冶按照“因地制宜、有利发展,群众自愿、便于组织,尊重习惯、规模适度”六条原则,以自然湾为基础,以亲缘、地缘为纽带,以相邻连片、共同居住的区域为基本单元,以50—200户规模为标准,将全市322个行政村3609个村民小组调整为2735个村民小组,作为农村最小治理单元;在城市,大冶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利益共同、无缝覆盖”的原则,以居民小区为基础,将42个城市社区优化调整为393个居民小区,作为城市最小治理单元。
与此同时,大冶充分发挥城市“数公基”的赋能作用,全力推行居民小区、社会治理网格、城市数字化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三网融合”,对全市居民小区实行统一编码,精准界定小区(网格)边界,同步将治理数据上图,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过去概念性的治理单元精准化、数字化。 在此基础上,大冶通过党的组织延到底、群众组织全覆盖、激励保障提活力等措施,持续强化议事“共商”、项目“共建”、矛盾“共解”等功能,坚持把党组织建在基层治理最小单元,先后组建湾组党支部(党小组)1584个、小区党支部393个、楼栋党小组1269个,实现党组织“一竿子插到底”;同时以工会小组(联络员)、青年小组、妇女小组等形式,将群团组织的“脚”延伸到湾组(小区);全面推行“两培一选”机制(把优秀理事会成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理事会长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选拔进入乡镇干部队伍),让基层干部有奔头、留得住、干得好。截至目前,273名优秀理事会成员进入村“两委”,其中39人担任村书记,6人被选拔进入乡镇班子,先后真正实现了在组织上做优、在功能上做强。 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治理单元划小了,规模适度了,群众参与村(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持续增强,“个人小家”变“居民大家”;治理方式也由“政府主导”变“群众主体”,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发动群众力量,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治理动力足了,居民群众参与有平台、需求有回应、上下有通道,基层治理动力与活力持续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