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22日,我市应邀参加由联合国人居署和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主办的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并在大会上交流了韧性城市建设成果——《“五个一”创新的黄石模式让韧性城市更宜居》,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自2014年加入全球100韧性城市组织以来,我市在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的指导下,做了以下工作:
✔成立韧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组建韧性城市建设专家小组 ✔聘请首席韧性官 ✔成功召开全球100韧性城市国际研讨会(中国·黄石) ✔与清华大学签订了韧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出版中国首部有关韧性城市建设的专著《韧性城市的探索之路》等
这一系列工作,得到了全球100韧性城市总部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我市将“韧性”元素融入到城市宜居建设之中,进行创新探索,突出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城市环境改善和城市容貌提升行动。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一”的人居环境建设“黄石模式”——一号民生工程、一个工作底线、一个维权渠道、一个政策保障、一个建设模式。
一号民生工程 把棚改作为政府头号民生工程,计划优先安排、资金优先配置、政策优先出台、资金优先保障。 一个工作底线 城市棚户区改造“改不改”坚持让老百姓说了算,“怎么改”自改委说了算,每个项目95%以上老百姓同意方可纳入棚改,95%以上签订拆迁协议才生效。 一个维权渠道 每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安排一名律师进驻,方便老百姓对拆迁政策和相关法律的了解,建立维权渠道。 一个政策保障 推行棚改“房票制”,从全市收集多种安置房源信息,让安置户自由选择安置地点,让拆迁安置难点工作变得更容易推进。 一个建设模式 政府推行多平台公司的投融资、建设一体化模式,也是“统建、统贷、统还”模式,大大加快了棚改工作的推进。
通过“五个一”人居环境建设创新与探索,15万居民搬进了新居,实现了住房条件的根本改善;累计收储土地超过1万亩,腾退了城市转型空间,实现了城市环境的根本改善。
什么是“全球100韧性城市”? 所谓“城市韧性”,是指城市中的个人、社区、机构、企业等在各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之下存续、适应、发展的能力。 “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2013年5月份提出的一项城市发展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世界各地城市增加韧性、应对21世纪日益频发的自然、社会、经济挑战。 它的特质包括:反思力、随机应变能力、稳健性、冗余性、灵活性、包容性等,只有具备强健韧性的城市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度过危机,走向繁荣。
高大上的“朋友圈”能给黄石带来什么? 加入“全球100韧性城市”后,黄石与巴黎、伦敦、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新加坡、悉尼等知名城市同处一个“朋友圈”。
能够大大提高海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公信力和影响力;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是海盐吸引国际知名企业投资融资、申请国际发展项目的利器。
能够及时直接得到相关人才、技术、资金和项目的帮助,既可以得到全球顶尖专家及其技术的帮助和项目、资金的支持,也可以无偿进行建设韧性城市规划和指导,还可以持续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国际知名大城市先进的城市管理技术和经验,快速提高海盐的韧性应对能力。
据悉,洛克菲勒基金会为入选的100个城市准备了1.64亿美元(每个城市平均100多万美元)的无偿经费资助,其主要用于项目启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