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壁画。阮琼 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吕鉴蕾 阮琼 通讯员 刘会长 柯陆珺慧)记忆里西塞山老城的街头巷尾,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珍贵印记。9月9日,走进黄石西塞山陈家湾老旧小区,斑驳的老房和充满童趣的壁画碰撞出来的火花让人眼前一亮,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 因地制宜改造,老旧小区变美丽社区 这变化来源于2021年西塞山区陈家湾老旧小区改造。 西塞山区陈家湾老旧小区三中片基础设施项目,改造范围为东起航运楼,西与十五冶围墙接壤、南靠黄荆山,北临沿湖路。改造内容为雨污管网改造、道路改造、绿化、停车位等。改造面积14.26万平方米,涵盖56栋房屋1521户居民,总投资710.56万元。 2021年10月,陈家湾老旧小区三中片基础设施项目进场施工。但由于陈家湾老旧小区三中片属于山地型老旧小区,坡陡房旧,属于黄石的“城中村”,改造难度大。
“乡愁陈家湾”。阮琼 摄 今年以来,西塞山区以旧改为契机,充分利用陈家湾社区原始、生态的民俗文化,以“乡愁陈家湾”为主题,围绕“思乡之路”、“旧时记忆”、“梦幻从林”、“花海瀑布”、“音乐之街”五个主题元素进行城市更新文化植入,原本灰暗的老旧墙面焕然一新,当地居民赞不绝口。 “你看这马路上的这条线,以前这条线那一边是一米多宽的排水沟,山上的雨水、生活污水都是顺着山道流下来,居民没得地方落脚,现在通过污水管网改造,这条路变宽了,也更干净整洁了。”在陈家湾社区居住了30余年的退休老校长戴天雄感慨,以前小区垃圾漫天、四害猖獗,小区原住民纷纷“出逃”,现如今不仅居民回流,还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通过旧改,改善通行步道、加装扶手、安装路灯,着力解决了群众上下山通行问题;通过拆除违建、打通循环路、建设娱乐休闲场地,把公共空间还于居民;通过改造花坛、补种绿植、见缝插绿,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西塞山区一系列因地制宜“组合拳”让老城焕新颜。 干群共同缔造,近20年垃圾堆变口袋公园 “以前这里是一片垃圾堆,垃圾焚烧、腐烂的味道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陈家湾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开展,现如今,臭不可闻的垃圾山变成现代口袋公园,9日当天正式开园。
太子湾口袋公园。阮琼 摄 这里是太子湾口袋公园。原址是医药公司宿舍楼,约1700平方米,自上世纪90年代医药公司搬离,废弃近20年。由于产权关系复杂,该地块整治问题一直未妥善解决,荒废后变得杂草丛生、垃圾成堆,附近居民路过都要捂着鼻子走。 全市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西塞山区委主要负责人带头,到挂点的陈家湾社区调研走访,顺应群众呼声,荒废的医药公司宿舍楼最终敲定改为口袋公园,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要。 美好生活需要共同缔造。黄石市西塞山区澄月街道陈家湾社区居民许恢章说,在盛夏最为炎热的施工期间,周边群众自发前来帮助施工建设;因为公园临近马路边,不少居民自觉维护小孩子安全玩耍;为维护公园卫生,辖区居民隔三岔五前来清扫…… 陈家湾社区党委书记陈小玲说,通过居民自荐、推荐等形式,发掘一批有技术、有公信力、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许恢章是典型代表,作为口袋公园的“园长”,他负责公园的维护和正常运转,而在今天开园后,这里也将成为西塞山区“金湾工程”建设的新地标,惠及社区3756户13350余名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