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
黄石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是一座“钢的城”
其实
她
极
软
形容一座城市的软实力 我们通常会列举 文化、教育、精神文明等方面 但对于黄石而言 只需要吆喝出这样食物 足以证明
2024年1月27日-28日
由湖山新城赞助的 匠心手作 千年传承 黄石首届太子豆腐文化节 暨开发区·铁山区2024年春节促消费 系列活动 将在太子镇父子山大道 隆重举行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铁山区人民政府 黄石市会展局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金融商务局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农业农村局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人民政府
黄石首届太子豆腐文化节 有哪些亮点活动呢? 小编来剧透!
活动现场布置有古典特色展板 文化传承人现场讲述 太子千年古镇历史 太子豆腐起源、历史典故、文化故事 弘扬太子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 述说和美太子镇 如今乡村振兴的新面貌
△示意图 活动现场 将搭建户外灶台、石磨等 从洗豆、磨豆、打浆、点卤 压打、成形等 全过程制作手工艺展示出来 游客可参与制作体验 见证一块豆腐是如何诞生的
△示意图
现场摆放二十米长桌 太子镇豆腐作坊及特色农家乐 现场制作 拿手豆腐菜肴等春节美食 进行创意菜肴菜名展示 邀请全市人民 前来品鉴太子豆腐盛宴 大饱口福 现场设置了 写春联、吹糖人 画糖画、传统茶艺 等年味摊位 欢欢喜喜迎接春节
△示意图
△示意图
△可点击放大,保存到手机 这么多亮点活动 等你来现场rua一rua太子豆腐 体验黄石这份“极软”
@黄石人 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一起来get太子豆腐背后的故事
在荆楚大地 特别是鄂东南一带 太子豆腐闻名已久
太子 是黄石境内的一个千年古镇 依山畔湖,山青水秀 与很多乡村生活形态不同的是 这里家家有石磨,户户做豆腐 世代相传
每天清晨 徜徉在太子街 就连空气也弥漫着豆浆的清香 “太子豆腐哩!” 串串甜美的叫卖声,合着豆腐的香味 让太子镇独特的人间烟火 飘得老远,老远……
太子人有理由自豪。因为,镇名是皇帝所赐,豆腐得贵妃所授。三国时期,时为东吴武昌郡的阳新境内遭遇特大洪灾,成千上万的灾民流离失所。灾后又瘟疫流行,百姓多腹泻不止,身生恶疮。孙权长子孙登,以太子身份先后两次深入疫区济灾救治。由于日夜走东串西,直接接触病人,自己也染上此病。出生于此地的王贵妃得知后,立即派人赶回家乡。村民们在王贵妃的指点下,每天吃本地井水制作的豆腐,身上涂抹观音洞的淤泥,终于战胜瘟疫。公元241年,太子孙登病逝,百姓怀念太子,在当地修建一座“太子庙”。孙权感动,诏令在此建太子镇。从此,太子豆腐名扬天下,定为宫廷贡品。历经1700多年的传承、创新,太子豆腐声名更盛,是黄石市十大传统美食,入选黄石市第三批非遗名录,名列湖北省“中国美食之乡”的14种“美食之都”之佳品,香飘鄂南,誉满华夏。
太子豆腐是荆楚美食谱系中的一绝。以洁白鲜嫩、细腻爽口著称。观之,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掂之,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碎;食之,温润绵滑,入口即化,营养丰富。用太子人的话说: 看起来是硬的,吃起来却是软的, 摸起来是结的,煮出来却是泡的。能煮、煎、炸、焖、拌、冻、腐,生熟皆可食用,可荤可素,可制作出百余种美味佳肴。
太子豆腐的美名,得益于地产黄豆和本地泉水,以及神秘的传统手工技艺。这里的人们有种植黄豆的传统习惯,哪怕在“以粮为纲”的年代,也会在田头地角种植黄豆,即便是山坡石头空巴掌大的地方,也要“春种一粒豆,秋收万颗籽”。太子黄豆,或鹅黄,或翠绿,形体圆润,颗粒饱满,香味浓厚,是做豆腐的绝好食材。
好水出好豆腐。父子山的地下井水非常干净,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常饮能延年益寿。
勤劳、睿智的太子人,遂精选六月爆黄豆为原料,利用父子山的泉水和柴火烧浆,纯手工制作,小块包扎,豆腐细弱凝脂,晃而不散。他们把豆腐制作成一系列产品:白干、黑干、香干、臭干、熏干、豆皮、豆丝、腐竹、千张、锅皮等等。即便是豆腐的豆渣,科学利用起来,装袋封口,也很是畅销。逢年过节,太子豆腐更是成了送礼佳品,供不应求。在美食世界,太子豆腐是一种沉淀千年的生活原色,是太子镇具有文化张力的厚实名片,更是一串解锁乡村振兴的天然钥匙。伴随着新时代奋进嘹亮的鼓声,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太子人,正以浓情的烧浆烟火积聚新的梦想,沸腾新的希望。
千年悠悠岁月 那个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古镇 揭开了神秘面纱 带着一份流传已久的“极软” 征服世人的味蕾
这个周末
来太子镇qia豆腐 黄石首届太子豆腐文化节 期待与你 开启一场与太子豆腐的 美味邂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