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百姓家,常登百姓门, 常记百姓忧,常解百姓难。” 这是黄石港区人大常委会对每位人大代表 履职的要求。 黄石港区是黄石市的老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差、老旧楼房多、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因没电梯上下楼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改善民生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近几年,在黄石港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中,黄石港区人大常委会带领人大代表,情系百姓、心系人民、服务民生,发挥出重要作用。 特别是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黄石港实践,深入开展“三帮三促”代表行动。全区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体察民情、协调协商,下大力气推动解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难题,共同缔造“幸福梯”,实现百姓生活“步步高”。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黄石港区人大常委会把这一工程作为监督政府、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 区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加装电梯工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听百姓呼声、解基层难题、推动加装电梯工作的推进。 今年4月18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全区住房保障及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进行了评议调研。代表们先后视察了亚光社区宏维湖滨花园小区、天虹社区黄电小区。通过实地走访察看、听取专题汇报、评议住房和保障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加装电梯工作的开展。 区人大常委会对加装电梯工作的重视,激发了全区人大代表对加装电梯工作的关注。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近两年来,全区人大代表引领时代潮流,积极代表人民发声,为加装电梯工作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刘豪代表在社区参加代表行动接待选民期间,多次听到选民就加装电梯费用、构建区级加梯协商平台等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他酝酿着要把这些群众心声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提出代表建议,反映实际情况和问题。 在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刘豪积极为民发声,写下了《关于加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力度 提升城区居住品质的建议》。 建议明确指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是顺应人口老龄化需求、建设完整社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指数的重要举措。希望政府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提高速度、解决难度,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区人大代表程娟,是楠竹林社区党委书记。她来自基层,了解居民对加装电梯的需求。特别是楠竹林小区,老楼房多、老年人口多,很多居住在五层以上的老年人因身体原因无法下楼而成为“悬空老人”,对加装电梯的需求迫在眉睫。但因为这些老年居民收入不高,出不起费用,对加装电梯工作可望不可求。 针对基层存在的问题,程娟建议住建部门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中,多出惠民新政策,针对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群因地制宜出台老百姓普遍能接受的加装政策,真正将这个民生实事办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群众有呼声,代表有行动。仅在黄石港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就有4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加装电梯方面的建议,积极为群众发声。 除此之外,全区人大代表还首次以现场票决的形式,从12个候选项目中选出了2024年10个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就包括“一键直达”美好生活——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0部。真正做到了民呼我应,把建议提到百姓的心坎上。
从“加梯推进难”到“群众齐参与”。黄石港区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 代表们运用共同缔造的方式,收集民意、反映民声,及时协商解决群众在加装电梯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让群众感到满意。 红旗桥社区芜湖路15号楼共有9层,高楼住户老年人多且无物业管理,加装电梯成为业主们的迫切需求。 在完成报装手续、工程队进场施工时,却发现电梯井占地面积不够,需要占用周边瑞丰园小区花坛20平方米的面积。双方居民意见分歧较大,乃至发生冲突。加装电梯受阻,多日无法开工。 为此,潘兵、杨津等人大代表,组织双方居民代表多次召开协调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人大代表深入浅出地说理,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终于化解了矛盾,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感。 最终,在人大代表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加装电梯用地租赁协议,使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加装电梯工作得以实现。 天虹社区黄电小区共有6栋楼房、17个单元,房龄超过22年;加之空巢老人多,上下楼不方便,加装电梯成了居民最大的心愿。 早在2020年9月,黄电小区C9栋1单元就启动了加装电梯工作。但因初期参与建设的电梯公司“跑路”,小区不仅电梯没装成,还阻碍了消防通道,烂尾电梯一下子从居民心中的“热点”变成了“痛点”。 区人大代表、天虹社区党委书记戴俊,联合业委会深入群众,听居民说、同居民见、与居民商,全覆盖摸排居民意见。 同时,积极与区委组织部、区住保局等部门对接,协调原烂尾电梯的拆除和新电梯公司的引入事宜,成功破解烂尾难题,终于推动将烂尾4年的电梯彻底拆除。 去年9月,一部崭新的电梯已在C9栋1单元竣工并投入使用,彻底打通了居民心中的“堵点”。 从黄电小区烂尾电梯的拆除,到推动形成统一外观样式、统一设计规范、统一施工标准、统一维修保养“四个一”电梯加装标准,离不开戴俊代表的四处奔忙和辛勤付出。 据了解,黄电小区目前已有16个单元完成加装电梯审批手续,其中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13部,正在施工3部,还有1部正在办理审批流程,今年将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 在区人大常委会和全区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黄石港区的加装电梯工作如同按下了加速键,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人大代表对加装电梯工作的作用,不但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加装电梯工作的开展,更有效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生活。 亚光社区是加装电梯最早、效果最好的社区,目前已成功加装60部。但电梯加装只是前阶段的工作,如何管理和维护好电梯才是保障运行的关键。 区人大代表胡葵花、胡冰针对亚光社区的现状,建议每部电梯设立1名电梯长,由小区中退休老党员及有责任心的志愿者担任。他们主要是保证电梯的清洁、维修、费用收取与管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到目前,亚光社区的60部电梯已设立60名电梯长,有力地保障了电梯的运行,成为全市的亮点。 社区居民感慨地说:“还是人大代表的建议好、办法多,保障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加装电梯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居民幸福生活的步步高。 枫叶山小区80多岁的王太婆,之前由于腿脚不方便,一个月都难下一次楼。自从加装了电梯后,老人几乎每天都要下楼来一次。她开心地说:“如今下楼很方便,不用走,我要在有生之年多享受电梯带来的幸福生活。” 加装电梯给百姓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让广大人大代表看到了付出成果。 为更进一步服务好民生,今年,黄石港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践行省人大常委会“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实施了“三帮三促”代表行动。 区人大常委会以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目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组织动员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临空高端商务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三帮三促”代表行动开展以来,黄石港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在共同缔造中如何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结合“相约星期二”、代表“码”上见等选民接待活动,组织人大代表进社区,以“加装电梯”等小切口,深化“共同缔造”大主题,开展政策宣讲、民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问计问策调研等活动,注重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做到共谋有建言、共建有行动、共管有作为、共评有尽责、共享有贡献。 目前,黄石港区已基本形成“代表履责、居民主导、社区引导、政府支持、多方联动”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模式。 据统计,截至目前,黄石港区审批并通过347部加装电梯申请,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的电梯270部,市、区两级共计补贴政策资金850万元,发动居民出资约1.38亿元,惠及居民5930户,为“梯”升百姓的幸福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程凯、周芳妃、吴丹 审核:殷细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