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6740
“猜猜我是谁?”
“兄弟姐妹家的...儿子?”
“都不是……”
“哦,那你是我侄儿家的?”
“对咯!”
上面的对话是不是有点熟悉?
电信诈骗“猜猜我是谁”的套路,
有人把它用在了现实!
近日
西塞山公安分局黄思湾派出所
接到辖区居民刘先生报警称
其岳父在家中被一名冒充亲戚的男子
骗走了1000元钱
刘先生告诉民警
其岳父姓杨,今年87岁
当日上午8时许
一名陌生男子敲开老人家门
自称是杨爹爹远房的亲戚
多年不曾联系
此次路过黄石
专程过来看望老人
“按辈分,那我应该喊您大爷爷”
在相互聊天中
该男子“确定”了自己的身份
声称是杨爹爹在武汉的侄儿之子
“大爷”与“侄孙”一阵寒暄后
对方将带来的蜂蜜送给杨爹爹
按杨爹爹老家风俗
亲戚第一次上门
主家需要回礼
老人便将随身的1000元现金给了他
“我还要赶车,您保重身体,
下次有空过来再看您!”
男子拿到钱后迅速找借口离开
待“侄孙”离开后
杨爹爹越想越不对劲
便打电话给亲戚确认
却没想到对方说没有家人去黄石
嫌疑男子柳某被警方抓获
经过多方分析研判
民警锁定了77岁的嫌疑男子柳某
并于6月19日上午
在黄石某旅社附近将其成功抓获
原来
柳某进入杨爹爹家中后
谎称是其亲戚并让老人猜测
聊天中柳某顺着老人的话
了解到老人有一个侄儿在武汉
多年未曾来往
便“准确把握”自己是老人侄孙
民警帮老人追回被骗的1000元钱
“谢谢警察同志,帮我追回钱款!”
6月21日
杨爹爹将一面锦旗送给民警
感谢民警帮其追回被骗的1000元
目前
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骗子知道被害人在武汉有亲属,并已经掌握了两人的关系,通过打探消息式的聊天中就“做足了功课”,被害人才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骗。
所以,黄石公安在此提醒大家,涉及金钱的任何“交易”,一定要通过“第二联系方式”确认,凡是跟钱有关的事情,务必多重确认、特别小心。
收藏0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举报 关闭延时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5-5-2 02:47 , Processed in 0.39164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