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可消暑渴可喝水累可歇脚......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气温一路攀升我区32个城市社区纳凉点如期开放为群众消暑度夏助力。
摩尔城“红石榴”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清凉解暑的西瓜、矿泉水。 “以前我们休息只能自己找商家店铺、街边阴凉处坐着,现在能在空调房里坐着聊天,舒服多了。”今年28岁的外卖小哥沈晓明是一名专送骑手,在休息的时间里,他总会来到摩尔城广场红石榴·工会24小时智能服务驿站休息,每天待在驿站里的时间能有两三个小时。 驿站配置智能门锁,夜晚需要歇脚的人员,用身份证刷开可进。驿站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空调、冰箱、雨伞、饮水机、微波炉、桌椅板凳等一应俱全。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交警和协管员等户外工作者都可以在炎热的时候进来凉快。 提供免费防暑药,设置消暑纳凉点
覆盆山社区工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绿豆汤、矿泉水、防暑的藿香正气丸等服务。 “外面太热了,进来休息喝口水。”三名外卖小哥来到覆盆山社区工会职工之家(暖心驿站),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在驿站准备了解暑茶饮。 驿站外面,“纳凉点”几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驿站中的桌面上摆放着装有应急药品、急救包的透明小盒子,和两壶特制的降暑饮品。 “这么热的天,有这样一个地方能歇歇脚、喝口凉水,太感谢了。”李阿姨续上一杯菊花茶后,在桌边的靠椅上坐下来休息,连声赞叹。 “一站式”服务到位,综合体验消暑热
亚光社区把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设成了“爱心纳凉点”。 为应对高温天气,亚光社区把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设成了“爱心纳凉点”。大厅有空调、沙发,并可享用免费Wi-Fi。在一旁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报刊,居民到大厅办业务、歇脚时,既能享受清凉、感到舒适,又能方便地使用手机、阅读书籍。 “没想到这个纳凉点还有读书角,我一会要看会书再回家。”居民王磊办完证明手续后,边说边望向书架。 社区书记胡玲玲表示,除阅读、享用免费Wi-Fi,社区还增加了加热饭菜、药箱、手机充电、针线盒、无线网络等服务功能,为市民群众提供纳凉消暑服务。同时,中心大厅还在纳凉点提供了办证指南、政策宣传等资料,办事群众可以随时了解办理各类政务事项的流程、材料等信息。 休闲娱乐两不误,居民心里美滋滋
各社区“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开班。 自气温攀升以来,各社区成了“一老一少”的避暑首选。 清晨,老年朋友们聚集于此,积极参加手工制作、文化讲座等活动。午后,孩子们乖巧地坐在桌前读画册。 社区开放了多功能活动室、幸福食堂、健康小屋、会议室等空间供居民进行纳凉。此外,社区配备了舞蹈室、练歌房、书画室、青少年活动室,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无论是“银发一族”还是“最‘in’潮人”,都能在社区纳凉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这些举措,被居民总结为好凉、好玩。 爱心酒楼变身“补给站”,“水喝起来特别甜”
陶然风味园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纳凉之所。 “吹着空调,感觉水喝起来都特别甜。”在南京路社区陶然风味园驿站内,一阵阵欢笑声传出。驿站内坐着出租车司机陆荣,忙碌了一上午的他,正在大口喝着水,一只手还在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我们常来这里,陶然风味园对我们很照顾,不仅能在这里休息,还配备了空调,有无线网络。”谈起陶然风味园,陆荣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他表示,风味园还为他们提供加热饭菜的服务,解决了户外工作者吃饭难、喝水难的问题。 南京路社区副书记程瑶说:“为了关怀户外工作者,今年暑期,社区尝试与部分市场主体商量,在其经营处设立‘爱心纳凉点’,陶然风味园就是其中一处。” 除了各爱心驿站、部分酒店纳凉点外,辖区各商场超市也向广大市民群众开放,欢迎广大市民群众前往纳凉消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