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3万
近日,黄石市疾控中心在袁家畈社区凤凰山庄苏州路绿化带及附近发现大量有毒蘑菇。目前已有市民采食中毒出现腹泻、呕吐及脱水症状,黄石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所副所长邹岸霖表示找到了两种蘑菇其中一种确定是大青褶伞,另外一种正在鉴定中建议不采、不买、不卖、不吃、不认识的任何野生蘑菇。
(资料图:大青褶伞)
市疾控中心提醒,请市民朋友及附近居民切勿采摘和食用,如有误食请尽快到医院就诊。延伸阅读黄石地区常见的有毒蘑菇,主要有肉褐鳞环柄菇、大青褶伞、日本红菇等。
野生蘑菇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千变万化,普通人很难分辨哪些是有毒的蘑菇,有些蘑菇就算是专家也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才可以鉴别,一旦误食可引起中毒。有的毒蘑菇外观与无毒蘑菇非常相似,采摘时混杂在一起,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
(资料图:肉褐鳞环柄菇)
不要盲目相信,民间鉴别毒蘑菇的错误方法这些误区主要包括“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虫子咬坏的蘑菇就可以吃,家里鸡、狗等动物吃了没事的蘑菇就没毒。”“蘑菇有毒就是没炒熟,炒熟的蘑菇就没有毒了。”
以上四个误区是导致无数人蘑菇中毒的谣言,蘑菇有没有毒只与其自身品种有关而且蘑菇所含有的毒素,基本不与大蒜、大米等其他物品发生反应变色。除部分特定品种(如牛肝菌)所含有的致幻毒素能经过高温烹饪破坏其他品种如鹅膏肽类毒素、大青褶伞所含有的肝肾毒素等均无法被高温破坏,而动物与人体的消化系统不同对动物无毒完全不能体现蘑菇是否对人体有毒。
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常见的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种类型。
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
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
转发扩散,提醒更多人
收藏0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举报 关闭延时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5-5-2 23:48 , Processed in 0.3795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