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2万

积分

好友

主题

[政能量] 西塞山:“不须归”处 何止一座山

发表于 2024-11-8 21:36:00 | 查看: 14914| 回复: 0| 来自湖北

一曲渔歌西塞响。在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朝,张志和一曲《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成千古绝唱,唱成了经典,也唱响了楚地西塞山。


西塞山前,不须归处。轻吟着这首《渔歌子》,仿佛置身西塞山前,眼前豁然出现了一幅壮美柔丽的山水画卷:有桃花、有流水,有白鹭、也有蓑翁垂钓,自在忘归。


千年西塞今犹在。连日来,记者前往西塞山进行探访。


一座文学高峰


从一个诗意地名成为文人精神象征


远眺西塞山,山江一体,名山胜水,文脉悠长。


西塞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这便指的是西塞山。


095259ayy5jj50rar03g0r.jpeg


“山连延江侧,东山偏高,谓之西塞。”地名里的西塞山,最早文字见诸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张志和一曲《渔歌子》,被视为文人词的先声,成就了西塞山,也成就了张志和,使得西塞山在唐朝时便声名大噪,引来文学史上众多名家唱和,不断把西塞山推向文学高峰。


第一个开端便是刘禹锡。大抵是大唐的一个秋天,刘禹锡乘舟从三峡东下,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篇《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壁立江心,横山锁水,易守能攻,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军事要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皆在此屯兵设府。”6日,登上北望亭俯瞰长江,黄石文化名人张承良介绍,历史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吴王孙皓铁锁横江等一百多起战事发生在西塞山,至今仍有遗迹。


095259gzdqnztsk4yxx5qt.jpeg


西塞山在历史上成为一座怀古胜地,促成了众多名家吟咏西塞山。明代名臣张居正写下“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为西塞山怀古诗名句,令人警醒。


翻开中国古代的文学篇章,李白、孟浩然、韦应物、苏轼、黄庭坚、陆游、袁宏道等历代著名诗人,留下了两百余首吟咏西塞山的名篇佳作。其中,苏轼的《浣溪沙·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与张志和跨时空唱和,表达了旷达的人生态度。


历史上,苏东坡与张志和,虽处于不同的年代,但两人的仕宦沉浮,遭贬谪的人生遭遇相同,张志和超然洒脱、物我两忘的练达受到苏东坡十足的仰慕。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贬谪黄州。两年后,苏轼游历距黄州城外东三四十公里的西塞山,泊舟驻望,无限感怀,得以见到张志和词中的西塞山,桃花流水依旧在,青笠绿蓑人不同,高远意境。“渔父”隐逸山水之乐,成为文人士大夫所追求和向往的主题,西塞山也逐渐成为文人精神象征。


9月13日,由湖北省作家协会、山西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长江与黄河文学对话”活动,走进西塞山。


“我们把登临西塞山安排在活动的收官时间节点,实则是一场文学与长江、文学与西塞山的历史对话,抚今追古,意义非凡。”出生在黄石的湖北省作协文学院院长、《长江丛刊》社长主编胡翔表示,黄石人文底蕴深厚,地域特色元素鲜明,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养分。


一座城市地标


从一个地理名词演变成文旅IP


登山游览,拾级而上,景色渐渐开朗。


西塞山区民政局区划地名股负责人聂伟介绍,西塞山周边民间传说还有“秦始皇鞭劈西塞山”“朱元璋避难云雾洞”“朱元璋插剑成井”“蛟化为牛”“牯牛过渡”等地名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


095259lctbc1tm488k7tm2.jpeg


从历史走来的西塞山,成为黄石重要的一个地理名词。为了留住地名乡愁,近年来,西塞山区相应命名了“飞云路”“洪武井路”“牯牛洲路”等道路名称。


黄石市地名专家库成员吴远浩参与了近年来西塞山区道路命名更名专家论证会。他表示,西塞山是黄石市的地理标志,“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的独特地形地貌成为黄石市独特的象征。


西塞山自古为樊楚三大名山之一。《黄石市地名志》记载,“西塞怀古”列入古大冶八景,载入《四库全书》。


登临西塞山上山侧路而进,便可以见到元真子钓台,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栖隐垂钓处,为中国十大古钓台之一。桃花古洞位于元真子钓台之上,为张志和栖隐避雨处。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西塞山已经成为熔铸历史人文精神的名胜景观,我们应该擦亮这张文化名片,延续城市文脉。”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塞山景区将以巍巍西塞山为龙头,千年西塞神舟会为品牌,结合道士洑古镇、黄荆山脉、大冶湖核心区等沿江文旅开发,建设黄石“长江右岸”生态文化旅游体验带,打造形成文旅IP。


095259gnpf3qp8tpdfpllq.jpeg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西塞山风景区由大冶特钢有限公司经营和管理,旅游参观体验面对不少现实的困扰。直至2022年2月18日,西塞山风景区移交西塞山区政府管理,随即按下西塞山旅游开发“加速键”。2023年两会上,黄石市政府更是将“高标准建设西塞山风景区”列为“十件实事”之一。


为此,西塞山区政府联合市文旅投资集团加快黄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长江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高标准规划实施建设西塞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项目以军事文化、端午(祈福)文化、长江文化为主题定位,范围涵盖西塞山景区、道士洑古镇、牯牛洲。


目前,西塞山风景区一期工程建成,已更新改造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水杉林平台、山顶驿站等基础配套设施;改造报恩观、古炮台等旧址;建设上山车行道,改造拓宽游步道;提升山体园林绿化以及建设景区智慧化、水电、标识标牌等。


去年12月29日,西塞山景区敞开怀抱正式向市民开放,游人纷至沓来、寻古探今,领略它的深厚古韵和青春风采,一度沉睡的千古名山重新焕发生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5-5-7 15:23 , Processed in 0.42913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