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网红“羊毛月”怕是要凉。
的确,在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网红们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赚钱的确是惹怒到了很多的网友。
其实我们当时有预感,他这个要凉,果然热搜第一:
网友们也是大快人心:
不过也有网友持不同的观点:
那个可可西里的网红狼据说被撞死了。
这个热搜我们也是无语…这种情况下让司机怎么救治?王女士直接质疑司机…… 12月23日,109国道可可西里路段,王女士随向导欣赏沿途野驴、藏羚羊等各种野生动物,返程路上看到前面的卡车打着双闪疑似发生事故,便停下车看情况。卡车司机告诉他们说撞到了一只狗,但王女士和向导查看后很快认出躺在车下的是一只狼,这时它还能抬头,还有呼吸,喘着粗气。 向导很着急,责怪卡车司机说,“这是一条生命,你怎么连求助电话都没打?”王女士拨打110,并根据110指示拨打一个救助站电话,然而没能打通,向导急得直接驾车前往最近的救助站寻求帮助。这期间,王女士一个人留在现场,在零下气温的公路边站了40分钟。她说,自己现在回想起来也感到后怕,但当时没有考虑很多,只想守着卡车和狼,“我当时害怕卡车司机开车离开现场,这样这只狼会被后面过来的车碾压。”终于,向导找到救助站,并通知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后,把狼塞进麻袋里放到车上,表示“已经死了”,并解释道,“我们不是专业的,没办法,只能带走而已。”
王女士在发文后,有网友质疑救助站的工作是否到位,“司机没有主动救治,救护站也没有专业及时抢救,还能看到狼的尾巴在动。心痛。”也有人表示,“那可是荒无人烟的可可西里,救助站不是大城市里的宠物医院,缺乏医疗仪器和药品,那种失群的小藏羚羊、难产的母鹿、脱臼的小牦牛之类工作人员可以凭经验救一下然后放归,被卡车撞成严重内伤活不了的,没条件给野狼做脏器移植修复手术。” 网友也是很无语:
这两天各类事故比较多,挑几个写下。 一个还是两轮,速度太快,没有控制好。
满地的血,不知道人怎么样了:
还有个事情也是匪夷所思,马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
还有个摩托冲卡的事情,结果自己撞了:
然后说个情侣纠纷的事情,我们记得大号里我们写过类似的事情,很多女生特别喜欢“自残”来报复男方,一个最典型的方法就是脱光衣服,这个事情疑似也是。可以看到女生的下半部分没了。
从周围的景色来看显然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方,作出如此举动既不雅观也容易冻出病来。
男方是拼了命的想把她衣服穿起来:
女生一直在挣扎,就是要脱。
男方不停地在劝说:
劝说了很久很久女生才肯穿衣服。
周围大楼里都是吃瓜群众:
后续双方离去:
然后走到一半,女生似乎又想不通,开始发足狂奔,不知道想干嘛,男生急忙拉住她。
好像是要去撞墙还是如何:
男生最后没办法,只能把女生抱起来:
一路把她给抱了回去:
哎,女生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发泄情绪是最不合算的,真的希望女生们不要再那么傻了。 最后来说个吴柳芳的事情,我们当时就觉得此事没那么容易结束,毕竟国家级的运动员最终搞擦边是一个官方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果然……
吴柳芳因涉嫌擦边引流,账号被禁言,粉丝也被清理回到和管晨辰互怼前的数量。争议期间她涨了600多万粉丝,现在被清理到了最初的4万粉。
看了一下,这次被处罚的不仅吴柳芳一个账号,处罚的是吴柳芳所在的MCN(星辰大海),旗下的11个账号被阶段性禁言(包括吴柳芳账号)。
吴柳芳曾回应擦边问题:“擦边涨了很多粉丝可是我不稀罕,我当时是想拍运动风的视频。摄影让我拍擦边视频我能怎么办,没办法,公司拍的视频风格清一色就是这种。”
报道称MCN机构“大海星辰”因操纵上述账号多次发布低俗内容吸粉引流,影响恶劣。
童锦程为是大海星辰的创始人和老板之一,该MCN目前共有超过500名主播,已认证达人的覆盖粉丝数量超5000万,并以美女众多著称。童锦程凭借街头搭讪美女、“搞擦边”等走红于多平台,也因为低俗剧本、擦边动作等颇受争议。
其实这个事情倒是可以稍微写下,在探讨社会议题时,我们需坚守一项原则:小事需依法,大事需观政。吴柳芳的再次封禁事件,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大议题。 若从运动员退役转型的角度审视,其核心在于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一条可行的生存之路。在运动员退役这一重大议题面前,其他细枝末节或许都可以暂时搁置。这也是为何众人曾对吴柳芳的封禁感到困惑——在如此不景气的今天,一个退役运动员通过直播自给自足,不仅未给社会增添负担,反而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个体我们应当欢迎而非排斥?然而,若我们转换视角,从更宏观的社会层面出发,比如当前紧迫的生育率问题,便能看到另一番景象。生育率问题已迫在眉睫,连学术界的老前辈们都坐不住了,开始四处寻求解决之道。而我国生育率问题的核心,在于婚恋市场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泡沫。常有人言,我国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因此男性应承担更多的婚姻成本,包括高昂的彩礼。但这一观点在城乡差异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女性数量往往超过男性,而部分男性则因无法在城市立足而选择回归乡村。这种长期的人口流动趋势,导致了一线城市婚恋市场中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法律或个别案例的角度来看待吴柳芳的封禁事件,而应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无论是运动员的退役转型,还是生育率问题,甚至是婚恋市场的泡沫,都是社会变迁的缩影。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在婚恋市场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女性更倾向于留在城市,而不少男性在城市无法立足后会选择返回家乡。这一现象并非短期内的偶然,而是经过十多年持续演变的结果。如今,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男女比例失衡严重,甚至达到了10:1。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婚恋市场的现状是:农村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往往需要支付彩礼;三线城市男女比例相对平衡,彩礼现象不普遍;而一线城市则是女性多于男性,有时女性甚至愿意提供嫁妆。
这听起来或许有些讽刺,但在城市化进程中,这样的逻辑并不罕见。如果你希望从婚恋市场中获得利益,那么去农村努力或许是个选择;而如果你享受城市的便利与物质,就需接受城市中女性数量过剩、婚恋“价格”因此降低的现实。有人或许会问,女性为何不能既享受城市的物质又留在城市?当然可以,但选择总是伴随着代价。现实中,很多人身处一线城市享受着空调房的舒适,却希望按照农村的供需关系来寻找伴侣,这无疑是一种泡沫现象,是供需关系的倒挂。这样的情况下,结婚率怎能不下降? 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这种供需倒挂应该会很快得到调整。然而,现实情况却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房价。过去十几年里,房地产市场与结婚率紧密相连,无论是刚需购房还是投资炒房,最终都期望由结婚群体来承担。但女性的经济能力往往难以独立支撑高昂的房价。 因此,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婚恋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得复杂且扭曲。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或许需要从更深层次的方面入手。 在房价这类重大消费面前,女性倾向于即时满足和情感驱动的消费模式难以承担,因此这一重担往往落在了男性肩上。过去十多年,媒体普遍宣扬的是女性应美丽动人、勇于消费,而男性则需为未来的家庭积攒购房资金。这种“你储蓄、我消费”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分工的常态。
原本,这种模式在男性吃苦耐劳的传统和结婚生子的社会习俗支撑下,尚能维持平衡。然而,随着消费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兴起,消费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原本被视为付出的消费,在商家的精心包装下,竟成了个人价值的体现。 很多女性开始认为,能够旅游、大手笔消费是优秀的标志。月薪虽有限,但信用卡的透支能力却能让她们触及高端消费品,如数万块的奢侈品包。这种心态导致女性在选择伴侣时,往往以维持或提升原有的消费水平为标杆。 同时,独立女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优秀女性有着明确的衡量标准,而现在,无论外貌、身材如何,只要自诩为独立女性,便能获得认可。甚至收取彩礼也被视为独立行为的一部分,不容置疑。这实际上是在原有的社会泡沫之上,又加了一层杠杆。 尽管泡沫已大,但只要男性没有觉醒,这种状态或许还能继续维持。然而,近年来短视频、游戏、钓鱼、骑行等娱乐方式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反思。他们发现,投入巨额资金在恋爱或婚姻中,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快乐回报。相比之下,花数万块在私人游戏上,却能获得即时的满足感。因此,他们开始质疑婚姻的意义。
最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化妆品销售额大幅下滑,而数码电子产品则大幅增长。这表明男性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需求,愿意为自己投资。他们逐渐意识到,与其将资金投入到可能无法带来快乐的婚姻中,不如用来满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更直接地揭露了泡沫本质的,其实是那些游走于边缘的擦边现象。 在如此的大环境下,众多女性涌入直播和短视频行业,这一变化使得原本模糊不清的市场定价逐渐变得透明。回想过去,相亲市场上那些令人费解的要求,或许正是当下婚恋市场魔幻现实的写照。有人以即将上岸的身份自居,进而要求对方也必须是体制内;月薪仅三千的女性,却期望男方月收入能达到3万,还自觉理所当然。 若是没有参照物,这些离谱的要求或许还不显得那么突兀。但如今,随着边缘直播的兴起,情况发生了巨变。只需花费199元的大飞机大游艇,就能让一位貌美身材佳的女主播向你鞠躬致谢。相比之下,用同样的价钱给现实中的女性买礼物,却很可能换来“小气鬼”、“抠门”的骂名。这种情绪价值的鲜明对比,无疑让人震惊。 有人或许会说,直播中的女主播是虚拟的,而现实中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但这种看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了。首先,现实中接受礼物并不代表女性就会同意交往;其次,现在很多女性收了礼物后也并无任何实质性的回应,反而以“慢热”为借口。所以,在同样没有实际反馈的情况下,直播中的女主播反而显得更有“诚意”。 更进一步说,即便女方答应了交往,也不能掉以轻心。像“订婚强奸案”这样的极端例子,就警示我们:即使女方收了彩礼、答应结婚,也不代表她同意发生亲密关系。在这个案例面前,讨论婚姻的意义都显得苍白无力。
因此,问题显而易见:你可以质疑直播中女主播的反馈是虚假的,但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当前的婚恋市场几乎到了无法交流的地步。当然,直播市场也并非一片净土,同样存在泡沫和骗子。但相比之下,婚恋市场的泡沫已经严重到令人难以直视。 骗子在行骗时至少还会讲究一些基本逻辑,传销公司在骗钱时也会甜言蜜语。然而在婚恋市场上,男性却常常被无端指责、要求打钱。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婚恋市场的走势与当年外国将多余牛奶倒入河中的做法有些相似——因为价格太过虚高,所以宁愿将“牛奶”浪费掉,也不能让它冲击到现有的市场价格体系。 有人指责女性群体高举道德旗帜,却忽视了女运动员退役后的生计问题,这种看法其实并不准确。这并非单纯的道德问题,而是与擦边现象、彩礼问题一样,都是涉及到实实在在金钱利益的纷争,因此往往会引发激烈的争斗。在房价下跌的情境下,业主们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团结一致,共同抵制任何降价销售的行为。因为一旦有人降价一千,就会有人跟着降价两千,房价很快就会回归到合理的市场价格水平。那么这个合理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呢?或许可以参考日本站街……
据说这些身材极佳的美女们只需很少的钱就能让男性享受,且价格统一,高度透明化。
对比当前国内婚恋市场上动不动就要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彩礼和花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几乎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而且,即便付出了这么多,也并不能保证女方一定会同意婚事。因此,这个问题变得非常怪异,一旦提及就会被指责为恶意对比。
由于这个泡沫实在太大,无论是直接戳破泡沫还是采取硬着陆的方式,都会波及到大量的人群。如果只是个别人要求高,大家可能会劝他务实一些。但当所有女性都提出高要求,都认为月入三千的女性应该配上月入两万的男性时,这就变成了一种社会趋势。这时,男性们就不得不思考,接下来该去哪里找那些愿意“买单”的老实人了。
这跟二游挨铁拳一个道理。都去找二次元老婆了,现实里面那些自拍必须开滤镜的谁来接盘?没人接盘了谁去管、谁管得动这些真心为自己的爱消费的男性?欧美一半孩子是非婚生,在巴黎伦敦纽约的老白男们打死都不结婚,因为X资源唾手可得,换的时候也没什么成本,一旦结婚离婚就要分掉大半个身家,还结什么婚?
所以吴柳芳这个是正面看在打击低俗,但是深层次考虑下来的确比较……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聊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