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往日伤痕”,加速荒山矿坑复垦
曾经的无序开采,给山体遗留下多处伤痕,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废弃矿坑周边旧时写照。为补齐生态短板,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吴垴村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决心整治矿坑环境,围绕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目标,把耕地保护、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保护有机融合,将工矿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结合,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将吴垴村打造成生态宜居之地。 2025年1月18日上午,在吴垴村上桥湾泉塘港旁边的100亩复垦地现场,三台挖掘机和一台拖土机,分三个层次作业,矿坑回填、土地平整、挖方......大型机械轰鸣不断,忙碌工作,矿坑底部逐渐被土层覆盖,原本高低不平、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面貌正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国家投资采取削高填低、平整场地、覆盖种植土等措施,对吴垴村上桥湾泉塘港旁边100多亩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使其达到可开发利用的状态,满足作为农业用地需求,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拓展出“无限”的利用空间,奏响让荒山废弃矿坑旧貌换新颜的“绿色转些之歌”。 工矿废弃地复垦是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的重大举措,吴垴村将坚持统一规划、统筹部署,加快推进废弃矿坑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让群众更多呼吸绿色空气、享受了绿色生活。 吴垴村上桥湾100亩荒山和废弃矿坑开荒开垦,冬翻备耕是非粮化整治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吴垴村坚持“因地制宜、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增产增收”的发展理念,不断盘活土地资源,让抛荒地彻底“活”起来,真正把撂荒地打造成“丰收田”“致富田”,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摄:瞿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