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全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洋光电”)总投资5亿元的高世代金属掩膜版项目在我区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批、全国首条第8.6代金属掩膜版生产线。
早在2021年落户我区的全洋光电,是国内首家具有AMOLED半导体显示用精密金属掩膜版(FFM)产业化能力的科技公司,目前已在该区投资建成高精度金属柔性封装掩膜版生产线和高精度金属掩膜版生产线。
当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公司发展迅猛,AI技术发展促使新型电子产品更新加快,对高性能电子基材需求攀升。台光电子材料(黄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光电子”)敏锐捕捉这一机遇,增资扩产高性能覆铜基板生产基地。随着3月份正式投产,企业年产能将新增360万张高性能基板。
台光电子落户我区已有7年,不仅自身成绩斐然,还带动了大量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上游有诺德铜箔、宏和电子等电子材料企业,下游有沪士电子、定颖电子、欣益兴电子等全球知名PCB制造企业,有力助推了区域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在我区,像全洋光电、台光电子这样的“回头客”不在少数。武汉赛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投产不到一年,便主动追加5亿元投资启动二期项目;诺德高端电解铜箔项目投产后,诺德光储能源电站零碳智慧园区项目接踵而至;联新新型家电显示集成产品项目也已进场施工;闻泰科技、晶芯半导体等企业同样选择持续追加投资……
“二期现象”频繁出现,既得益于该区完备且充满活力的产业链条,更源于企业对这里一流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我区的营商环境很给力,项目秘书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这使得企业对黄石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台光电子材料(黄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德南有感而发。
一直以来,我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在加大招商引资、服务重点项目和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全区营商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吸引了大批客商来该区考察、投资兴业。去年成功引进了国内首家掌握光芯片研发生产的完整技术链企业福建中科光芯、国内双模载波芯片头部企业芯北科技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近三年来,该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7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突破50家、产值过10亿元企业突破10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超15%。
去年,我区还启动了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精心谋划的16项改革举措,在项目建设方面,实行项目审批“批管验”联动改革,实行“一图管全程,一单早告知”,提高一次性验收通过率;在服务企业方面,建立了能源会商诊断机制,确保企业生产要素稳定供应。同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帮助企业“找订单、跑客户”,从“补链、强链、延链”上入手,全力保障产业链;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上,推行“联合一次查”,统筹整合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消防、城管、卫健等部门,破解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在作风效能方面,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实现项目秘书“有呼必应”,明确“无事不扰”事项清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有家的归属感才会选择扎根。目前,我区高标准建成智慧显示产业园、智慧激光产业园、未来科技城等五大产业园,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人力资源丰富,企业可享受全要素直达式服务,实现“拎包入住”;在全国率先推行“先建后验”,在全省率先推广“四零”改革,企业可享受全流程定制式服务;建立了周末跑工地、企业家会客厅等服务机制,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企业可享受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去年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4个、总投资316亿元,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总投资185亿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当下,我区正通过“筑平台、强功能、兴产业、优环境”四轮驱动,在实践中探索“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新路径,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