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送爽,蟹香渐浓 随着天气转凉 大冶湖10万亩大长腿蟹 迎来集中捕捞期 据了解 今年大冶湖螃蟹产量 预计达到10万斤 将有力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十多条渔船在湖面上来往穿梭 渔民们把前一天放置的地笼提出水面 随着沉甸甸的渔获被倒进塑料箱 一只只硕大饱满的螃蟹“横冲直撞”
大冶湖渔民汪桂保介绍 今年丰收了 螃蟹个头也比去年大 一只螃蟹比手掌都大一圈 蟹黄三格都长满了 一天能捕捞三到四千斤 螃蟹多,规格大,很开心 捕获的螃蟹 经过分拣、打包、装车 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大冶湖螃蟹的“上岸”时间 比往年晚了一个多月 由于长时间高温天气 螃蟹大都面临 推迟脱壳、存活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给螃蟹降温 渔民在水下栽种了百亩沉水植物 打造水下避暑森林 还通过慢养螃蟹,将开捕时间 由过去的九月份推迟到十月底 给螃蟹多留一个月的“贴秋膘”时间 同时利用延迟捕捞上市 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优势 大冶湖生态文旅公司 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吴松介绍 虽然今年大批量捕捞上市稍晚 但螃蟹品质比去年更高 三两母、四两公的螃蟹 占了五成左右 比去年高了两成左右 有效满足秋冬季市场的消费需求 平均每只螃蟹能多卖4到5元钱 预计产量达到10万斤 在零售端 为了让大冶湖螃蟹以鲜活状态 “爬”上全国食客的餐桌 销售门店还与物流公司展开合作 借助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物流优势 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冷链运输 24小时直达全国主要城市 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
大冶湖螃蟹销售人员刘博介绍 大冶湖长腿蟹已经实现 同城当日达、省内次晨达 全国80%主要城市次日达服务 确保大闸蟹 以最鲜美的状态走向大家餐桌 每天零售销往省外的螃蟹达200多单 销售半径拓展到全国范围 螃蟹不愁卖了 大冶湖是长江的一级支流 近年来,当地按照 每亩40只螃蟹的生态承载量 在10万亩水域投放300万尾蟹苗 通过稀放天养、生态捕捞 让螃蟹捕食湖中藻、螺 以及水生生物残骸 持续净化湖水水质,提升生态附加值 今年,大冶湖螃蟹 产值将突破500万元 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