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了冇?” “到屋了!” 天南地北的口音里 一掺进熟悉的黄石话 陌生感瞬间消散 这群带着项目、资金、技术归来的人 有个共同的名字 黄石楚商 眼下 黄石迎来一场共赴乡情的 乡贤会、群英会 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 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 “无论走得多远,黄石始终是我们血脉的烙印。”黄石市楚商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劲牌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少勋的这句深情告白,道出了无数黄石楚商的心声。
而过去五年 楚商们把这份乡情 变成了200多个落地项目 3000亿元真金白银的投资 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 “归乡礼单” 更是一场持续升温的 “归巢行动” “这种知音般的碰撞 让我看到了家乡求贤若渴的诚意。” 阳新人潘希文的归乡故事 像极了很多黄石楚商的选择 在深圳打拼19 年,2020年经营深圳携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潘希文收到了家乡抛出的“橄榄枝”。阳新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与他促膝长谈一个多小时,不仅认真听取他的产业构想,更提出多项落地建议。 湖北携康智能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现在他的携康智能 设备已经走进全国3万家医院 每年帮1亿多人做健康检测 而他不是个例 ——
本来已经计划在安徽投资建厂,家乡领导数次登门拜访,为工厂用地往省里跑了几个月,最终他把厂建回大冶,如今企业成了 “全球第一”,并为地方贡献税收1200 万元。 带着 400 多家会员企业 “反哺家乡”,2024推动近10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近10亿元。 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厦漳泉、武汉都市圈的黄石楚商们 如今,每一位黄石楚商都成为黄石的“代言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走得再远,根在黄石。
产业回归 不是简单的资金回流 而是完整的产业生态构建 楚商们带来的 是让黄石产业 “升级” 的 关键拼图 黄石市龙翔科技创业园有限公司 张子龙的 “无人机版图”:其主导的金翅鸟无人机项目首架原型机试飞成功,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构建低空无人机遥感网,研发的“云巢”智能基站技术进入应用验证阶段。“我们将打造华中最大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为黄石对接武汉都市圈科创资源提供技术储备。”张子龙说。 张鸣的 “园区新思路”:建龙翔科技园时,不先招商先 “建家”—— 公共食堂、便利店、充电桩全安排,如今,地处下陆区的龙翔科技产业园内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这里不仅是黄石市首个5A级写字楼园区,更以其完善的配套和精准的服务,成为推进黄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预计未来5年可实现100亿产值。 湖北中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景 田绍安的 “PCB 出海记”:从2015年投产,到如今已整整十年。湖北中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一块块精密的PCB电路板,远销至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国。公司主动对接黄石本地高校,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借智登高,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与创新动能。 睿康(大冶)骨科医院 曹中良的 “医养暖心事”:投资3亿元建设二级甲等骨科医院和医养结合中心。目前,该医院一期康复理疗项目建成投用,二期医疗康养项目即将动工。 更牛的是 2025 年的 “新质生产力礼包” 57 个项目涵盖 生物碳基电池、POE胶膜等前沿领域 总投资 750.6 亿 黄石从 “传统工业基地” 向 “先进制造强市” 的转型
“回不回看乡情 留不留看环境” 黄石早就把 “宠商” 玩明白了 黄石市楚商联合会执行会长、广东省湖北黄石商会名誉会长万峰:“我们将聚焦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回归,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在黄石市楚商联合会的组织下
2024年黄石楚商促成投资项目24个 总金额80.66亿元 组织人才招聘活动12场 引进专业人才130余名 数字背后,是真情 五年来,黄石楚商公益捐赠总额已接近40亿元。 武汉市黄石商会结对帮扶大冶金牛镇,投入乡村振兴资金500万元; 上海市黄石商会设立900万元教育基金,助力教育公平。于回乡的楚商而言 黄石递上的“见面礼” 既有优质服务的高效 要素保障的充沛 发展环境的优越 更有一份深植血脉、从未褪色的 乡土情谊 湖北蒙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相信 这份“回家的感觉” 一定会稳稳 暖在心头,甜在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