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122

积分

好友

主题

[市直] 文思棋|随笔:古代诗词、服装中的用色艺术

发表于 2021-7-1 15:27:54 | 查看: 8441| 回复: 0| 来自浙江

古代诗词、服装中的用色艺术

文思棋

 

作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古诗词中包含的语言、文化艺术一直都值得后人深入探究、反复玩味。诗歌是用图像和绘画说话的艺术,情感和表达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连结起来的。视觉美是绘画艺术给人首先产生的最强烈的冲击,虽然不比直白的绘画,中国古典诗词却善于通过最简单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魅力无穷的图画。


先来看看古诗词中的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这里,蝴蝶的黄和菜花的黄融为一体,淡黄、深黄相互映衬,春天的生机盎然跃然纸上。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的黄和大漠的黄在这里相互辉映,后人评价这一句写出了大漠的特点:广阔无垠、无风——正因为没有风,所以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烟给人的视觉效果是直的。古诗词中的“河”通常指的是黄河,黄河的弯曲和落日的浑圆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大漠落日图。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诗中,青草的绿色和柳条的绿色互相融为一体,突出了早春时节的时令特点。“绿”色调可谓贯穿全诗。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这里诗人明显用到了对比,把枫叶的红和梅花的红进行了一个比较,都是写红,但是却突出了二者的区别:如果比作图画的话,枫叶的用色明显更浓,突出了诗人对秋色、秋韵、秋味的感悟。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树叶的绿和柳丝的绿相得益彰,写出了杨柳婆娑、绿意盎然的生动景象。


山水诗人擅长通过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句,就出现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错落有致,由点及面,在空间的无限延伸中绘出了诗人开阔明朗的心境。


盛唐诗人王维号称“诗佛”,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山水田园诗的用色艺术可谓登峰造极。现列举几首,仅供参考。


《竹里馆》中,虽然没有明显的色彩描写,但是却极具意境上的色彩美。“幽篁”指的是竹里馆,写出了竹子的繁密和多,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而“明月”则透出一种淡淡的皎洁美和宁静美,在月光的笼罩下,人们分明可以感到绿色不再是简单的翠绿了,而是一种墨绿,变得更加深邃,如墨染一般。


王维倡导佛学,所以在写诗描景的时候也注重色彩上的调和,奉行“中庸之道”。孔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其中于民。”诗人习惯调动的色彩,也基本上没有冷暖两极,主要是中性色调之间的协调和对比。


古诗词中的颜色互补大概有以下几个常见组合:


1.红、绿

红、绿是一组高纯度的互补色,由互补色构成的对比效果最强烈,往往会取得很好的视觉冲击效果。


“红花绿叶”“红日绿水”是两组常见的组合,杨万里曾写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使画面十分绚丽,极具夏日风情。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示红隐绿,和谐而又生动。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也是古诗中红绿组合的一个极好的例子。


如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血红的残阳对碧绿的江水,和他的《忆江南》联系起来就会使读者领略到白居易对同以调色方法的纯熟应用。


2.红、绿、黄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就很善于运用红、绿、黄三色。例如著名的《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后人在赏析该词的时候喜欢把着眼点放在“肥”、“瘦”二字上,因为这两个字用的十分传神,写出了叶子的肥大茂密,红花的凋零,而红、绿二色的对比在这里用的也恰到好处。


“黄花”也是李清照词中出现较高的一个意象,如“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黄花”指的是菊花,而李清照还喜欢另一种“黄花”——桂花。在她的另一首《鹧鸪天》中,曾写:“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里的红、绿、黄三色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表面上虽然是写花,但其实是诗人在以花自喻。这里的花其实是作者所欣赏的高洁人格、品质的一种象征。


 3.红、绿、蓝

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一种典型的色彩对比的写法,来强化了情感表达上的浓郁。


4.黑、黄、紫、红

唐代李贺有一首《雁门太守行》,其中的色彩对比十分强烈。“黑云、金鳞、夜紫、红旗、黄金”五个名词,诗人先是用大块的黑色作为底色盘,又在其上用亮色作为渲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具有边塞风情。


 5.黑、白

和红绿一样,黑白两色也是一组对比色。苏轼是位画家,在古诗词创作中他也极善运用色彩,比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虽是写自然界中瞬间的天气突变,但是极具画面的动感,比喻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特别是动词“翻”、“遮”、“跳”、“入”的运用,十分传神。很显然,这场雨是一场夏日骤雨,来得极其突然。


 6.黄、白

边塞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冷暖色调的调和显得极其恰当,突出了边塞时令季节的特点,又没有使感情基调太过低沉。为后文中的“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亢作了铺垫。


7、红、白、绿()

骆宾王的《鹅》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三岁孩童牙牙学语时常背诵这句,而这首诗的成功也在于它的通俗易懂,极具生活气息,抓住了鹅的状物特点,十分生动形象。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桃花的色调为红,这里红花、白鹭、青山、绿蓑衣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


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空翠湿人衣”这一句也历来被后人所称道。后人对“湿”字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山中雾气太浓;还有一种是绿色太过鲜绿,仿佛在流动一样,打湿了行人的衣裳。


  8、青、绿

青、绿两色虽然色调接近,但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比如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还有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等


  9、红、白

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红、白二色的反差突出诗歌主题,使人产生红颜易老之感。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组合,古代服装装饰中也善于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比如古代女子出嫁一定要穿红——因为红色喜庆。


《汉乐府》中有过关于服装的色彩的描写,比如《陌上桑》中的“青丝为笼系……紫绮为上襦。”这里补充一点:和现代服装的大胆着色不同,古代汉服色系比较简单,加上纺织、染色工艺的限制,重在突出女性的朴素美,所以多以青、紫两色为主。


汉服中的颜色除了青紫色,还有另外四种:黄色,白色,黑色和红色。


古典布料的染色遵从古制,体现了阴阳五行信仰。有“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黄土”、“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羽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


黄色在古代是帝王之色是在唐高祖之后,在隋唐之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平民人家不能穿黄。但是黄色毕竟太过鲜艳,古代女子一般穿的不多。


官服用色上,根据官职的不同,颜色也有所差异。


隋统一全国,一方面推行汉族已经形成的的服饰制度,另一方面也难以摆脱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隋炀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帝王将相各服其服。下令不准百姓服黄色衣裳,从此黄色也了皇帝专用的服色。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这种服色制度,到清代被废除,只在帽顶及补服上分别品级。


间色也是南北朝以后公服的色制:朱、紫、绯、绿、青,如唐代为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着深绯色,五品着浅绯色,六品着深绿色,七品着浅绿色,八品着深青色,九品着浅青色。另外还有绀【深青扬赤色】、绯【赤】、绛【大赤】、缇【丹黄】、朱【深纁】。


在现代,汉服不能全白,如果以白色为主色,至少要有暗纹或者异色边缘,否则就成素服矣。另外不要轻易用白色腰带,因为那是丧服腰带。


总而言之,古诗词的用色艺术需要后人反复品味,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捕捉古典诗意中的美好,将其与现代审美、生活相融合,做到“诗意地栖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4-5-7 11:55 , Processed in 0.37277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