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5858

积分

好友

主题

[文学] 一只碗端着沧桑岁月——李晓光《碗》赏析/李汉超

发表于 2022-6-6 10:22:56 | 查看: 12657| 回复: 0| 来自浙江

一只碗端着沧桑岁月

——李晓光《碗》赏析


李汉超

 

小时候大人们给孩子们猜谜语,谜面一物三餐陪着我,它吃饱了我正饿,我吃饱了它空着,乖乖巧巧回房坐”,我们不用多想就能说出谜底:碗。在中国,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早期仰韶文化遗存中的红陶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碗。战国以后,碗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所用的生活器皿之一。对于碗,汉代《淮南王传》注食器杯碗之属”,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碗,小盂也”,明代罗欣《物原》中轩辕作碗碟”。碗,不仅是生活中一种最不可或缺的日用器皿,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它,离开它就会饿肚子。诗人李晓光面对这样一只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碗,着力发掘它的时代印记和生活蕴涵,将时代脉动带入人生际遇,可以说一只碗端着的是一个人的一生,端着的是不能忘怀的沧桑岁月——

那年庄稼欠收

全家人吃饭的碗

就变成了土地的颜色

 

许多事得端得起放得下

而唯有那只碗

端不起也得端

 

陈谷子烂芝麻之类的事

经过一定时间蒸煮

必须让一个人消化

 

一只碗  跟了我一辈子

跟了一辈子  

张口就空了

(《延河》2022年第1期上半月)

102255gya5nz97ahbvaz95.png

李晓光,甘肃庆阳人。先后在《诗刊》《诗歌月刊》《青年文摘》《鸭绿江》《辽河》《湛江文学》等全国四十多家报刊发表诗文1000余篇(首)。诗作多次获奖,入选《2020年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1卷》《2021年中国精短诗选》《2021中国年度诗歌大展专号》《西部散文二十家》等。现为《安徽科技报》编辑部主任兼副刊编辑。

全诗十二行,分为四节,每节三行。形式比较匀称,脉胳比较清晰,语言比较温婉,但诗意十分浓郁,情感十分真挚,读着读着,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其中,引发强烈的共鸣与真切的领悟,内心泛起诸多人生况味,真可谓感同身受。

第一节,碗的颜色:碗在饿肚子的年代变成了土色。饥饿、瘟疫与战争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饥饿摆在第一,可见,“那年庄稼欠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天在的事,“全家人吃饭的碗”就会空空如也,一家人的日子就会黯淡无光。人是铁,饭是钢,不吃就会饿得慌,那常年累月盛不到饭的碗也会垂头丧气,渐渐失去光彩而变成“土地的颜色”。碗本是泥土烧制而成,上了瓷釉的碗因为“庄稼欠收”而返回到它的当初,这是诗人的特殊感觉,其实际含义是说由于饥饿,碗的功能正在丧失殆尽。诗人在这里说的是自己所在的一个小家庭的际遇,实则以小见大,说的是那一段让中国人饥肠咕噜的艰难岁月,让时代重返生活现场,勾起人们心中的酸甜苦辣。

第二节,碗的重量:碗再沉重也得端在手上。民以食为天,碗端着的是饭,实际上是端着我们的命。“许多事得端得起放得下”,诗人虚荡一笔,相对于活命,“许多事”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都不是必须;“而唯有那只碗/端不起也得端”,活命第一,是头等大事,粮食是生命的必需,“碗”是生命的依托,再重也得端在手上,否则就会饿死。仓实,则天下安;碗有饭,则家不乱。这里用“端不起”夸张一下,极言其重,说的却是大实话,诗意地呈现“碗”(粮食)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

第三节,碗的食物:生活的艰难、岁月的沧桑都得消化。生活极其不易,满是酸甜苦辣,碗中是食物,却浸透着岁月的沧桑。岁月不堪回首,但也难以忘记,往事历历在目,那些“陈谷子烂芝麻之类的事”想起来让人辛酸,让人流泪;“经过一定时间蒸煮”之后,“必须让一个人消化”,让一个人淡忘。这一节没有出现“碗”,而碗就在那里,它是生活,它是岁月。这里,诗人不再实写,而是将碗中的食物由米饭之类虚化为沧桑岁月的痛楚记忆,大大延展了诗的链条,丰富了诗的意蕴。

第四节,碗的宿命:端了一辈子的碗总是空的。一日三餐离不了碗,人一辈子说简单了就是端着一只碗,所以,“一只碗  跟了我一辈子”,我们一辈子也不能离开它,可谓情同手足、恩重如山。但“跟了一辈子”那又能怎么样呢?碗还是碗,不停地为我们盛饭,忠实地为我们服务。满满的一碗饭,“张口就空了”,诗人说得轻巧,但品起来却很沉重。碗的“空”就是我们不断劳作、不断奋斗的“饱”,“空”是碗的宿命,劳作与奋斗也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宿命。为了日子好过,人们都在四处奔波讨生活。这最后一句张力很大,意味深长,“空”出了人生的况味,“空”出了生活的艰辛,也使诗的意境上升到了虚无。

诗人李晓光从出生地甘肃出发,经“大漠孤烟”翻山越岭来到陕西,又穿“荆风楚韵”去西奔东来到安徽,但他的根须仍然缠绕在大西北的戈壁上和窑洞里。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他的情,那里的一人一事都牵挂着他的心,他的诗多是乡土的记忆、岁月的回味与现实的哲思,可以归于“新乡土诗歌”范畴。乡土是他的诗歌底色,岁月是他的诗歌意蕴,而现实是他的诗歌观照,三者融会贯通,熔铸在一起,支撑起他别样的诗歌天空。他的诗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但又不乏现代主义的色彩,他走的是一条继承创新之路。《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他的诗歌是真情实感的自然喷发,不空洞,不粘滞,不晦涩,其能量与气息常常能够打动读者。他说:“诗必须有感而发,不能造诗。那样会给诗歌造成硬伤!”相比当今诗坛那些无病呻吟、忸怩作态的虚情假意之作,李晓光对诗歌的清醒与警惕尤为难能可贵。

   2022年58


102255u8xwiizgaq9jflyj.jpeg

李汉超,湖北应城人,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诗刊》《词刊》《星星》《长江文艺》《绿风》《诗潮》《诗歌月刊》《芳草》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文2000余篇(首),曾获全国首届“海东诗歌奖”、《辽河》“青年文学奖”和第11届湖北文艺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已出版诗集《岁月无尘》《大地之灯》和诗评集《诗海逐浪》《静下心来读好诗》《荆楚诗韵》等11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4-5-2 20:58 , Processed in 0.3677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