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5858

积分

好友

主题

[文学] 刘和清的随笔《读懂"来会"含义的人都老了》

发表于 2022-6-7 11:10:40 | 查看: 11586| 回复: 0| 来自浙江

读懂来会含义的人都老了  


文/刘和清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生活物资供应十分匮乏,有限的物资几乎全部需要凭票限制供应。七十年代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各种票证,至今,我还收藏了一部份,成了那个特殊时代别样的物证。  

……伴随票证年代还有一种民间自发筹款方式名曰“来会”,想必过来人尚有记忆,且容我借此机会与过来人一起打开记忆闸门,搜寻一下它的踪迹吧。  

在票证繁多的特殊年代,不仅票证是个“宝”,而且,诸如,“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之类可望不可求的紧俏奢侈品,即使你千方百计,托关系,走后门,有幸弄到购买“三转一响”中某一种紧俏物的票证,也不是说买就能立马买到手的。在低收入、低消费的年代,一般工薪家庭不知银行存折为何物,基本生活状态大都维持在温饱型水准,一人工作的收入,养活全家基本无忧,但绝大部份工人家庭的经济收入除养家糊口之外,要么收支能平衡;要么略有结余;少数家大口阔者甚至会出现赤字。在恨不得从牙缝里挤钱,节衣缩食,满足基本温饱的状态下,一般工薪家庭根本无力一次性拿出购买奢侈品的钱,只能持“票”兴叹,难以圆梦。怎么办?于是,职工的购买需求催生了一种民间自发的集资筹款方式,俗称“来会”,翻译成当下时髦的语言,可称之为“众筹。”  

所谓“来会”,就是在熟人圈里邀请12个人,然后,每个人每月拿出指定的钱款,集中起来交给其中一个人使用,受益者抓阄产生,从每年一月至十二月依次类推。例如:某人欲购买一块价值120元的手表,筹款受益次序是一月份,那么,在一月份发薪日,他便能拿到众筹的120元钱,去如愿以偿购买心仪的手表了,之后的十一个月,他必须每月付款10元,还清众筹款。这种筹款方式与当下人们在银行按揭货款买房、买车有异曲同工之妙。  

依稀还记得,1973年,我在冶钢工作时,月工资39.56元,好不容易弄到一张购买价值120元上海牌手表的票,因囊中羞涩,拿不出多余的钱如愿以偿,只好依赖参加“来会”筹款,结果,抓阄受益月份是最后一个月,苦等一年,望眼欲穿,才拿到众筹款,买回了心仪的手表。  

时光流淌,弹指挥间,转瞬四十多年已成过往。当年冶钢职工生活中风行的这种民间集资筹款方式,早已成为记忆,深深嵌入一代人的脑海。这种民间集资筹款方式在冶钢以外单位是否也存在,我未曾考证,不得而知。  

历史的大厦是用岁月的砖一块一块垒成的。时光的印记是不由人意志转移而擦除的,如今能读懂“来会”含义的一代人都年已及艾了,正如某作家所言:“额头上的皱纹可以夹死苍蝇。”“岁月摧翁白发添,只剩唠叨柴米盐。”  

我断想,类似“来会”这种民间自发筹款方式恐怕会永远销声匿迹了,地方志里断然不会记载它曾经的存在,能读懂它含义的人也不好讲给后时代人听,只能在茶余饭后抑或打瞌睡时捕捉它的综影悠然去回味一番……  

若干年后,见证“来会”这种民间自发筹款方式的人都不复存在了,那段让后时代年轻人不可思议、近似童话的故事也就宣告如雾飘逝了……  

                             2022/6/1  


111040dqecmzt8uuxq5rde.jpeg

刘和清,男,汉族,1953年10出生,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冶钢集团2013年退休人员。现居箭楼下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4-5-2 16:05 , Processed in 0.3836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