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下神舟飞
西塞神舟会是黄石市西塞山区道士袱村村民庆贺端午节的传统盛会,其主要由制作神舟、唱大戏、巡游、送神舟下水等仪式和活动组成。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之日举行龙舟的开工仪式,扎制神舟,到农历五月初五子时由道士主持仪式为神舟开光,直至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会正式会期,放神舟登江,整个活动历时40天,是中国国内端午节时间较长的祈福活动,也是黄石市长江边上最具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西塞神舟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十多年的保护发展,西塞神州会依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西塞山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黄石市区域旅游民俗观赏特色项目,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前来观赏打卡,大大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2023年中央电视台还曾专题报道。
001:神舟登江处。西塞神舟扎制地—道士袱村,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脚下的长江边。每年神舟都是从这里登江下水,顺长江漂流而下。
002:神舟扎制地—神州宫。道士袱村为扎制神舟,建设了一座神州宫,里边供奉着“神州大总管”—黑爷神。
003:神舟扎制地—神州宫。
004:扎制神舟。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后,扎匠们便在神舟宫内“黑爷神”的监督下扎制神舟。
005:扎制神舟。和传统的赛龙舟制作不一样,西塞神舟的制作是通过竹编扎制骨架,再用纸敷以做表皮完成的。
006:历年来西塞神州会的活动记录。
007:神舟登江日。每年农历5月15至5月18日,道士袱村及附近村民都会赶至神舟宫,欢送神舟登江,祈福风调雨顺。
008:祈福的村民。来祈福的村民,会像传统祭祀祈福活动一样,烧香放炮。
009:看大戏的村民。每年神舟登江日,道士袱村都会请剧团日日夜夜唱楚剧大戏。
010:祈福的村民。神舟上,会扎制各司其职、各管一方的64位神仙。
011:祈福的村民。祈福的村民会向扎制好的神舟上抛洒米粒和面条,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012:大鼓助兴。神舟出宫前,会进行各种传统民俗表演。
013:神舟出宫。选定时辰后,神舟会由村民们抬出神州宫外,停于门口广场,完成最后的祈福仪式。
014:竖桅杆。神舟出宫后,扎匠们会给神舟竖起桅杆,完成最后一道工序,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登江远航。
015:道士祈福。神舟出宫后在登江前,道士会做最后的祈福,村民们为了讨个好彩头,会围绕着神舟来回奔跑。
016:观看仪式的人群。几十年来,通过黄石市本地宣传报道,如今每年都会有几千人涌入这小小的道士袱村,去观看神舟登江仪式。
017: 神舟巡游。道士袱村村民们抬着神舟,走上长江堤岸,准备放船登江,远处便是西塞山。
018:神舟登江。在村们的祈福中,神舟登江,随长江而下。
作者:邹定家,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湖北省“百花齐摄影种子人才”李亚隆班学员,黄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黄石市下陆区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