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市连绵的阴雨终于歇了两天,可从昨日开始阴雨天又开始了。
26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入冬以来我市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历史罕见,已创下多个历史记录,而本月底至3月上旬我市仍多阴雨。
多个气象记录被刷新,据市气象局统计,2018年12月1日以来:
全市共出现7次连续性雨雪天气过程,降水量272.4~32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8成左右,居历史同期第一位;全市降雨日50~53天,居历史同期第一位;2月7日至23日,低温阴雨持续时间长达17天,突破历史同期连阴雨记录。
全市平均气温5.4℃,较常年同期偏低0.8℃。尤其是2月7日以来,全市平均气温只有3.4℃,较常年偏低4.1℃,加重了阴雨寡照的不利影响。
全市平均累计日照时数96小时,较历史同期偏少192小时,为历史同期最少。单日平均日照时数不足1.2小时。
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的同时,大雾、积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交替出现。入冬以来,全市出现6次大范围大雾天气;去年12月30~31日,全市被积雪覆盖,积雪深度位列历史同期第一。
3月上旬阴雨仍较频繁:
2月22日至25日,我市出现了3天左右的降雨停歇。但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自2月26日开始至3月上旬,我市阴雨天气将再度发生,降水日数可达9~10天,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主要降水过程有三次:
2月26~28日,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
3月1~2日有一次中等强度降水过程,有中到大雨,局部可能有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3月5~9日,我市仍然有阴雨天气。 (图片来源自网络)
那么,形成这种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的原因是什么呢?
市气象台台长刘熠焱表示,受厄尔尼诺状态影响,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且稳定维持,加之青藏高原南侧不断生成的南支槽异常活跃,引导印度洋、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向我国南方输送;同时入冬以来冷空气活动多且势力偏强,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我市2018年12月1日~2019年2月22日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阴雨寡照天气。
建议做好地质灾害防御:
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及大雾、积雪、冰冻叠加,对我省农业、交通、电力等行业,以及百姓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明显不利影响。
目前,春运尚未结束,持续阴雨寡照天气仍将对农业、交通等产生不利影响。市气象局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农田管理,及时清沟排渍,视苗情追肥,防渍防冻,同时做好大棚作物增温保暖、增光调湿和病害防治工作;
二是加强春运交通安全管理,防范道路湿滑、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的不利影响;
三是受前期降水和冰冻影响,土壤饱和且松软,加之未来10天降雨持续且对流性强,极易诱发地质灾害,需做好排查和防御工作。
温馨提醒:
雨天道路湿滑视线差,驾车出行请减速慢行
连续的降雨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上班族王女士就是其中一员。她家住西塞山区大上海广场,每天要去团城山上班。
“一直下雨,我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鞋子和裤脚都是湿的。”
虽然王女士打了伞,但根本不管用。尤其是前几天气温低,打湿之后鞋子和裤腿更难干。无奈之下,她只有带一双鞋到办公室,办公时换上干爽的鞋子,回家后,再用取暖器烘干湿鞋子。
降雨对驾车出行的市民也带来了许多不便。由于下雨致视线变差、道路湿滑,从而引发了不少刮擦事故。市民陈先生就为此与他人的车辆发生剐蹭。
上周四,市民陈先生驾车来到湖滨大道天虹路段时,雨水导致右侧窗玻璃及后视镜视线变模糊,他向右变道时,未发现右侧直行车辆,发生了剐蹭事故。陈先生主动承担了事故全部责任。
记者从黄石交警部门获悉,连续降雨的确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但主要是一些剐蹭小事故。
为此,市交巡警,支队法宣大队民警提醒,市民在出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走机动车道,更不要闯红灯与机动车抢行。
而驾驶机动车出行时,市民要提前检查雨刮、灯光等,并注意两侧后视镜视线是否清晰,遇到人流、车流较大区域,一定要减速慢行,确保行车安全。
雨下个不停给市民洗洗晒晒带来了诸多烦恼。
昨日,记者采访了两位家庭主妇,尽管雨天增加了生活成本和压力,但她们还是积极面对。雨天比下雪天的电费还高
昨天上午,趁着雨还没下下来,家住芜湖路的王银红起了个大早,将家里积攒的脏衣服一股脑儿都洗了,然后赶紧晒出去。
王银红一家五口人,儿子儿媳每天上班早出晚归,10岁的孙子在上小学。王银红每天要负责全家人的后勤工作,今年这场持续多日的春雨让她伤透了脑筋。王银红家没有阳台,客厅两侧都有窗户,平时晾晒衣服比较麻烦。这段时间阴雨绵绵,衣服更不好晒干。
衣服难干,家里又有5个人,每天都有换洗的衣服,这可咋办?王银红于是便动用了卧室的空调。“每天打开空调,把衣服在室内烘干。”王银红说,一些袜子、内衣等则用“小太阳”烘干,效果也不错。动用了诸多电器,电费也就噌噌往上涨。王银红说,这个月电费估计已经突破400元。“去年12月下雪防寒时的电费都只有200多元。”王银红说,这场雨不仅增加了生活中的工作量,还增加了用钱的成本。
不过,能帮助儿孙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王银红还是笑对生活。买个电油汀烘干衣服
连续雨天,给家住江泰春岸的程女士一家带来了一个变化。家中有两个小孩,小的才两岁,程女士每天都要考虑给他们换洗衣服。持续的雨天,让她有些应付不过来。为了让衣服早点干,程女士也动用了家中电器。平时白天要忙工作,觉得用空调效率不高,于是每天晚上使用“小太阳”烘干。不过,在使用“小太阳”时也出现了问题。程女士心有余悸地说,“小太阳”的火力猛一些,有一两次没留神,衣服都被烫出了黑洞。吃了亏后,程女士不得不想其他办法。她在网上看中了一款电油汀,立马下单买了回来。最近几天,她家中的衣服主要靠电油汀烘干。“不担心会被烤糊,但烘干速度相对慢一点。”程女士说,看天气预报,未来个把星期还是阴雨天,电油汀还得用一段时间。
洗车店:生意冷清了不少
在这场连绵不断的雨中,不少有车一族暗喜了一番:不仅省掉了洗车费,还免去了排队洗车的麻烦。不过,另一方面,洗车店的生意却差了不少。
昨日上午,在花湖大道一家洗车店前,记者看到该店开门十多分钟内,一直没有生意。店内工作人员拿着洗车用的高压水枪,在店内清理打扫。后来,接连来了两辆车。整个上午,大概洗了不到10台车。
该店工作人员称,从24日到昨天上午,有两三天没有下雨,这才有一些洗车的生意。上个星期连着下雨,每天几乎都没什么人来洗车,连带着店内其他业务,例如汽车养护、音响改装也少有人问津。
“我们每天都关注天气预报,好像后面又要下几天雨,生意可能一直比较冷清。”该工作人员说。
在迎宾大道另一家洗车店,老板刘先生表示,过年前,该店生意特别好,由于店内同时只能洗2台车,因此大多数时候,来洗车的人要先排队等候。高峰期,一天可以洗七八十台车。
不过,这个势头一到农历新年就断了。刘先生说,他们店正月初三恢复营业,刚好那天开始下雨,一直下到最近。“这也没办法,我们本来就是一项看天吃饭的生意。”刘先生说,等天晴了,生意自然就会好起来。
家中防潮防霉小诀窍
1.适当关窗
天气过于潮湿时,家中窗户不宜多开,特别是朝南和东南的窗户。防潮的重要时段是每天早晨和晚上,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较午间高,应尽量保持室内空气干燥。若不及时关上门窗,水汽将渗透至家中的每个角落。
2.家电防潮
潮湿的天气里,电视可常处于待机状态,最好的做法就是常开机。尤其是电脑,每天最好开一个小时;洗衣机尽量不要放在湿气很大的地方,同时尽量将底部垫高。
3.衣服防潮
雨季最苦恼的就是衣服不干了,晾得久了不但没干,还会有霉点同时伴有霉臭。在潮湿的天气里,衣物尽量不要贴着晾,尽量让衣服接触空气的面积大一点。卧室的风干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让衣服在空调的环境下风干,还有就是用烘干机烘干。但有一点要注意,如果衣服上有霉点或者有异味,建议重新洗了再烘干。
由于近一个月的阴雨天气,全市菜价出现明显上涨,面对偏高的蔬菜价格,在团城山菜场买菜的刘女士满脸无奈,“现在蔬菜好贵,年前涨价后就一直跌不下来,再这样下去青菜都快吃不起了。”菜薹价格有所回调,“藜蒿11块一斤,菜薹4块一斤。”永安里菜市场摊主业师傅摆摊近30年,他说,“今年的情况确实很少见,气温太低了,倒春寒影响菜的长势,市场供不应求了。”据业师傅介绍,这几天菜价有所回调,之前菜薹一斤卖到6块,蒜苗也是一二十元一斤。去年这个时候藜蒿7毛钱一斤,菜农拉到武汉去卖都没人要。
26日,记者在团城山菜场、永安里菜市场、中百超市看到,部分蔬菜的价格有所回调,但较往年同期仍然偏高。白菜薹往年两三元一斤,现在4元一斤;莲藕往年3元一斤,现在7-10元一斤。价格最高的是藜蒿,价格都在11元或12元,跟猪肉价差不多了。
“我是从浠水菜农那里收的,所以价格低一点。”永安里菜场的一位摊主周女士告诉记者,价格有高有低,主要原因是进菜的地方不一样。本地蔬菜已经供不应求,大多摊主都是从批发市场进的菜,江北那边的批发价高了,售价就低不下来。
“本来想买点莲藕煨汤,问了价格就换成萝卜了。”来买菜的叶婆婆说。
面对居高不下的菜价,市民叫苦不迭,摊主同样开心不起来:“菜价高了,买的人少了,要是进多了卖不出去,雨天淋了水又不好放,很容易坏掉。”
菜农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针对我市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市农业局20日下发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根据气象部门分析,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将持续至3月6日,直接的影响是不利于早春大棚蔬菜育苗,不利于油菜、小麦、蔬菜等在地作物生长,以及由于种植地渍水、湿度大,还容易进一步导致作物渍害和病害。这也是菜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对此,市蔬菜办副主任杨和平说,近期菜价居高不下与天气有关,低温寡照导致蔬菜生长缓慢,同时也因为换季,蔬菜青黄不接,市场供应不足。他提醒广大菜农,要做好大棚内的增温通风透气去湿工作;露地蔬菜在天气晴好后可增施有机肥、速效水溶性肥料、叶面肥;而对达到采收上市标准的蔬菜,尤其是叶菜类蔬菜要及时抢收,及时上市,以减少损失。
阴雨天买菜有诀窍:
其实,在阴雨天买菜,一些市民也有自己的小技巧。市民刘女士说,如果看到天气预报说近期天气明显多变,她就会多囤一些菜,“过日子就该这样,只要不淋水,菜还是很好放的。”
也有市民说,碰上阴雨天,他们会选择去大超市买菜。“相对来说大超市的蔬菜价格稳定一些,超市毕竟是大批量采购。市场里的小贩做的是小本生意,价格波动自然会剧烈些。”记者在超市采访时发现,部分菜价确实有优惠,比菜市场便宜。中百超市员工告诉记者“春节结束了,超市经常会做活动,下午和晚上蔬菜有折扣。”
来源:东楚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