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我的身份证上有你的名字#,冲上热搜

据了解,如今,在四川宜宾,有多处,以“一曼”二字命名的地标 
甚至有“一曼村”,村民的身份证上也有这两个字,为何会是“一曼”?,当真相揭晓,网友刷屏——“原来英雄的故事就在身边”









“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时间回到1936年8月2日,一列从黑龙江哈尔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
向看守她的日本宪兵要来纸笔,写下了给儿子陈掖贤的最后遗言
遗书中写道—— 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 你可以自豪地告诉所有人 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当天,赵一曼被敌人杀害于珠河小北门外,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时年31岁。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后被党组织保送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黄埔历史上招收的,唯一一期女学员中的一员。1927年,她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回国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
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毅然告别,家人和年幼的孩子远赴东北,走上抗日斗争的前线
在抗战前线,赵一曼从一个“气质高雅、嗜书如命”的大家闺秀,成长为英勇杀敌、身先士卒的战士,她所率领的抗日游击队,辗转于白山黑水之间。让敌人闻风丧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这位敌人眼中“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正式化名为赵一曼,1935年11月,为掩护部队突围,赵一曼负伤被俘,日军对赵一曼施以各种酷刑,但她宁死不屈。敌人始终无法从她的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情报。于是决定将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赵一曼的孙女
在开往刑场的火车上,赵一曼给7岁的儿子陈掖贤写道—— 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 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 是为国而牺牲的
由于信的落款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李坤泰
当1950年电影《赵一曼》上映时
陈掖贤虽然也观看了影片,但他并不知道银幕上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正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母亲。
直到1957年,原东北抗日联军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到赵一曼的家乡四川宜宾,进行烈士身份核查时。
28岁的陈掖贤才知道,赵一曼就是自己的妈妈。
战争岁月,保家卫国抛洒热血,和平年代,为人民安危不惜牺牲,18岁、24岁、26岁......,他们牺牲时和你我一样年轻。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