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1725

积分

好友

主题

[楼市] 压垮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表于 2022-4-20 09:56:47 | 查看: 11438| 回复: 0| 来自浙江

结论:
1、通胀,但更重要的是通缩。
2、全国实力最强的几座城市受到冲击。
3、上市公司的股价腰斩与盈利分化。
4、大基建被迫提前上马。
5、疫情下的全球产业链受损。


1.全球CPI大涨。

中国:统计局公布,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高于预期值1.2%,这是三个月以来的高位。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3月CPI同比增8.5%,2月是7.9%,这是40年以来(1981年12月)最快增速。美国CPI连续第6个月超过6%,能源同比上涨 32%,食品上涨8.8%。按月计算,3月CPI上涨了1.2%,为2005年9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主要是汽油、住房和食品的涨价。

 

英国:3月CPI也跃升至30年来的最高水平,达到了7%,2月份6.2%。

 

德国:3月CPI上升到7.3%,为1981年秋天以来最高值。

 

两个数据:

 

093709b3v27md7375k453i.png  

结论370.png  


全球数据显示,都说明了一件事:通胀起来了。
  

2.全国GDP最大的5个城市,经济受到重创。
要知道,这一次疫情冲击的都是国内经济实力最强的几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仅仅这几个城市的GDP加起来,就高达16.5万亿,占全国GDP的14.5%。
TOP4全军覆没。
TOP6仅剩重庆一个。

093709oigp3ghsz3cz0lcc.png  

 其中:

上海:43214.85亿。北京:40269.6亿。深圳:30664.85亿。广州:28231.97亿。苏州:22718.34亿。
这是其一。
这波上海疫情和封禁,眼见的次生灾难是一方面,巨大的、看不见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2021年中国GDP114万亿,上海4.3万亿,占3.7%。
上海人均GDP高达17.38万,全国各省第二,发达国家水平。
2019年全国9省是财政净贡献,其中上海第二。
以最简单的方式计算,上海关一个月,GDP砍掉3600亿,全国财力净贡献减少700亿。

这是其二。
要知道,这还只是最直观的数据。
很多数据,只是冰山上。

3.股市大跌。


截止到2022年,疫情已经是第三年了。

这几年中,全球大宗物品不断上涨,石油价格上涨,货币大放水,消费低迷,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看几个数据:1、除了招商和中远海控,股市全都下跌:


2、但,2021年十大最赚钱公司盈利都表现不错:


说明什么呢?

1、2021年,中国最赚钱的上市公司格局不变。

2、净利润1.85万亿元,对比2020年的1.74万亿元,反而增长6.4%。

3、对比2019年,总市值缩水近2万亿,降幅14%,中国平安市值几近腰斩。

4、统计范围的上市公司5787家,21年净利润5.66万亿,20年4.76万亿。

5、十大最赚钱公司净利润占33%,不足0.2%的上市公司赚走了超三成的利润。

6、中远海控是最大黑马,营收3337亿元,同比增长94.85%;净利润893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8倍。市值两年扩张近3倍。什么原因,大伙都非常清楚。

7、贵州茅台总市值2.2万亿,21年营收1062亿,净利润524.6亿,过去十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过了25%;2021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640亿。

8、对比2019年底,腾讯总市值缩水近3000亿,但是利润依然快速增长,21年净利润2248亿,对比2020年增长41%,增速极快。

9、中国石油受益于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营业2.6万亿,净利润921.7亿,2021年连续15次上调油价。

4.2022年是基建大年。

上周中国中铁公布数据:

一季度签订合同总额为6057亿元,同比增长84%。
从项目数量来看:
铁路项目同比增长7.9%。公路项目同比增长147.5%。市政项目同比增长108.1%。
但,有一个指标非常醒目:
房地产合同金额同比减少28.4%。
新基建涵盖了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以及城轨交通,涉及了7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
在这7个领域其实可以分为3大类:信息网、交通网和能源网。其中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属于信息网;高铁、城轨、城际属于交通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电网属于能源网。
2022年部分重点基建领域投资预计已经接近2万亿,尤其是大数据中心以及水利工程项目,都在5000亿以上。此外,5G基站、工业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项目投资也都超过了1000亿。

5.这一次疫情,对产业大打击非常大。

以上海为例:
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全球第一。
2021年,长三角省市企业经上海口岸进出口8.18万亿,占口岸进出口总值的81.1%。
上海保障了全国近1/2的出入境航空物资运输,近30%的进口冷链食品,超过40%的入境航班。
但是,上海的汽车产业部已经绷不住了:

3月中旬,上汽乘用车的部分员工被隔离在家。    

3月28日至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直处于停工状态。

3月31日起,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开始停止部分生产。

4月9日,合肥蔚来汽车宣布全面停产。

4月14日,长城集团旗下的 “坦克300”也宣布停产。

研发中心也不得不进入了半停工状态;

原定于4月16日举办的理想L9发布会,延期;

原计划于2022北京车展正式亮相的小鹏G9,延后发布;

原定于4月中旬发布的蔚来ES7,延后到5月底。


根据2021年的产值估算,每停摆一天,上海市汽车产能将减少7762辆,产值将损失20.18亿。这还只是一天的数据。
093710ds9ccj4bsn49nh6h.png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
093710mhdpgpgb4ped3enz.png
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EO余承东:
093710imuz38uto78bzt6o.png
蔚来董事长李斌:
也不是我们一家,很多厂商都暂停生产了。
   这还只是汽车产业一个链条。产业崩溃、工人失业、收入锐减,都是大问题。最关键的是,大家的信心。4月15日已经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5300亿元了。有用吗?没用。一是大家拿不到这些钱,谁能拿到,肯定是上游,跟大家无关。二是疫情阻隔,就算勉强拿到了,创业?这年头叫人创业,断子绝孙啊。但是,虽然你拿不到钱,但是这些钱却已经让你的储蓄不值钱了,而且让那些拿到这些钱的人,将你辛辛苦苦生产的东西白白拿走。

6.所以,疫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上海疫情对全国的影响,全球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汽车产业对全产业链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再比如上海。
上海是中国工业第一城,是汽车王国的首都。

上海有上汽集团和特斯拉两大王牌车企,又是中国内循环和外循环的第一大枢纽,所以成了中国最大的零配件基地,集聚了全球顶级的配件商,其中包括博世、安波福、博格华纳、电装、采埃孚、延锋伟世通。
安波福是中国最大的线束供应商,与国内各大车企都有合作。
采埃孚是全球三大变速箱厂家之一,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客户遍布全国大部分省份。
上海还是英飞凌、地平线、英伟达、飞思卡尔、得仪等车规级芯片厂的重要基地。
芯片,汽车的心脏,一旦供应不上,汽车也就无法生产。
上海还是中国汽车设计师的大本营。

 

正如蔚来的李斌所说,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而一台汽车上至少有两万个零部件,产地来自全国各地,最有分量的就是上海。
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高端制造业的标杆,上下游链条极长,该产业如果真的停摆,会影响到经济增速。
抓紧复工复产,对于稳住上海的产业和企业至关重要,上海稳则长三角无忧,长三角无忧,则全国无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5-5-2 15:10 , Processed in 0.38844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