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6459

积分

好友

主题

[学习进行时] 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民族团结的故事

发表于 2024-9-26 21:24:00 | 查看: 72796| 回复: 20| 来自湖北

【学习进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谋划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民族团结的故事。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总书记一次次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留下了许多精彩故事。


142204fqx9fy97ozjjnx0j.jpeg

  2014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像石榴籽一样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有一个细节令人感慨。当总书记对师生、对村民、对社区居民们讲起“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话音未落,现场千百个声音不约而同地响亮回答:“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石榴籽”的比喻,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新疆考察期间听一位维吾尔族乡亲说的。这句源自生活的质朴感言,触动了总书记的心弦。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交融汇聚、多元一体,这是石榴籽的特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少数民族群众交流时,反复提到“石榴籽”的比喻。它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金句”之一,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的价值观。

  同样是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的高度,强调“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习近平总书记说。

142204mbmfuluful0sq00f.png

  这是2024年6月20日拍摄的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工作。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的蟠龙社区。社区常住人口约2.7万人,共有10多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此安居乐业,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三成。

  身着民族服装的社区群众正在排练合唱节目。看到总书记来了,大家热情地向总书记献上一曲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幸福嘹嘹啰》。

  “一到广西,就想起山歌了。”总书记亲切地对大家说,“广西少数民族兄弟姐妹阳光热情、多才多艺。”

  总书记叮嘱:“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

  离开社区时,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对大家说,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希望社区各族群众多来往,大家互帮互助,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来到多民族聚居的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汉、回、满、蒙、藏等各族群众在这里和睦相处。

  在社区广场上,总书记来到居民群众中间,亲切地向大家问好,现场气氛格外热烈。

  “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奋斗,一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说。

142203k5tz8pvnt8f25zz7.jpeg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布达拉宫广场考察时,向游客和当地群众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次

  2021年7月,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受到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最诚挚的欢迎。他深情地说:“目睹了雪域高原美丽壮观的风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感到高兴!”

  从林芝到拉萨,此起彼伏的“扎西德勒”,载歌载舞的各族群众,哈达、热巴鼓、切玛、青稞酒,幸福的日子宛如绽放的格桑花。

  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是要表达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

  在八廓街,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我23年前来过一次,现在建得多么好啊!全国各地的人都到这里来,搞事业、转经、旅游。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

  总书记指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西藏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跟中国共产党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心协力,加强民族团结,我们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42204j0vgisw1wzvzlbvb.png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15日上午,习近平在赤峰博物馆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在赤峰博物馆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同《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当时表演的来自巴林右旗9人组成的说唱组合,最小的11岁,最大的86岁。老中青少的混搭组合,也是这部伟大史诗代代传承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你们的演唱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格萨(斯)尔》《江格尔》《玛纳斯》这三部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对于这三部史诗,他曾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称赞它们是“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

  念念不忘,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深远考量。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三部史诗为例,强调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守住文化根脉,就是守住民族之魂。

发表于 2024-9-27 06:00:01 | IP未知
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团结的高度关注,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情厚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表于 2024-9-27 19:53:42 | IP未知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是民族团结最直观的象征,也是新时代民族关系的生动写照。
发表于 2024-9-27 22:25:04 | IP未知
民族团结进步的社区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实践,展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发表于 2024-9-28 15:05:25 | IP未知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彰显了总书记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深切关怀,强调了全面现代化道路上的包容与共享。
发表于 2024-9-29 07:21:56 | IP未知
总书记的西藏之行,不仅是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庆祝,更是对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坚定承诺。
发表于 2024-9-29 17:49:54 | IP未知
八廓街的繁荣景象,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证明,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独特魅力。
发表于 2024-9-30 08:29:09 | IP未知
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体现,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发表于 2024-10-1 06:00:01 | IP未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让我们看到了总书记对民族智慧结晶的珍惜,以及对民族文化生命力的深刻理解。
发表于 2024-10-1 09:36:24 | IP未知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总书记的强调,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份宝贵的遗产。
发表于 2024-10-2 00:58:52 | IP未知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总书记的亲自推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发表于 2024-10-2 11:29:12 | IP未知
总书记对民族地区的深入考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发表于 2024-10-3 11:46:46 | IP未知
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总书记的脚步遍踏民族地区,每一站都留下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足迹。
发表于 2024-10-3 14:56:49 | IP未知
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引,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发表于 2024-10-4 12:13:36 | IP未知
总书记与各族群众的亲切互动,展现了领导人亲民爱民的形象,也拉近了各民族心与心的距离。
发表于 2024-10-5 08:09:26 | IP未知
社区作为民族团结的微观单元,总书记的关心指导,为促进邻里和谐、增进民族感情提供了实践路径。
发表于 2024-10-5 22:28:47 | IP未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系列论述,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发表于 2024-10-6 09:05:06 | IP未知
每一个民族的繁荣,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财富,总书记的倡导,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发表于 2024-10-6 22:19:38 | IP未知
总书记的关怀与指导,激发了各族人民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热情与决心。
发表于 2024-10-7 06:36:53 | IP未知
从文化保护到经济发展,总书记全方位的关怀,绘制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
发表于 2024-10-8 06:00:01 | IP未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总书记的实践与思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5-5-2 02:29 , Processed in 0.43184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