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洒落山川大地,我沐浴着阳光,一步一步走在桥上。凭栏而望,一江流水闪着粼粼的波光,浩浩荡荡,清澈而深邃,宛若一条巨龙,蜿蜒在两岸此起彼伏的青山之间,游走在苍穹之下,腾跃于东方。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长江大桥的情景。虽然目之所及,不过是长江一隅,但也让我惊叹于她的雄奇秀丽,沉稳却不失活力。她自青藏高原上奔腾而来,览遍八省二市一区的风土人情,裹挟着历史的厚重,向着红日初升的地方汹涌而去,唤醒沿途那万千繁华。回首往昔,中华文明从原始落后的石器时代开始,到刀耕火种的农业文明,到更迭变迁,跌宕起伏的封建社会,再到现在日益昌盛的新中国,无一不是在她长年累月地滋养和哺育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着。她似一位仁慈的母亲,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无数宝贵的资源,在时光的洪流之中,默默地帮助和陪伴着我们。在她身上涌起的每一朵浪花之中,都沉淀着那一段段灿烂的岁月—有巴蜀文化的诡异瑰丽,有荆楚文化的辽阔大气,有吴越文化的秀美精细,有湖湘文化的灵动开放。这些文化在长江的孕育下蓬勃发展,各领风骚,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江东去,大浪淘沙,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面对这滔滔江水时,皆挥袖挽下了她的一分诗意。也许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荡气回肠;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深婉含蓄、流水情长;亦或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浪漫与诗情画意……纵使“无边落木萧萧下”,也唯有“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是壮丽的,无数雄奇险峻的山峰沿岸而立,俯身而望;长江,是宏伟的,波涛汹涌的江水如龙腾东方,势不可当,奔流入海;长江,是沧桑的,她见证了多少王朝的更迭换代,见证了多少血与泪,承载起浮世之情,化作千回百转之态,勾勒岁月。如今,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长江流域重经济、轻生态,重开发、轻保护的粗放式开发利用,致使长江局部污染逐年加重,出现大量死鱼死虾,水质混浊不清。人们对鸟类的大量猎杀和对鱼类的过渡捕捞,也让长江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曾经清澈见底的长江,现在的面容竟变得如此混浊不堪,缓慢而无力地流淌着。江面上,往日的风采不再,只剩下一片死气沉沉,她那悦耳动听的声音,现在也变成了一声又一声沙哑不清的叹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十年禁渔等政策的一一实行,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对长江的保护至关重要,开始自觉地保护长江。而作为生长在长江边的我们,更要为长江的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弘扬长江文化,守护一江碧水!再回眸,长江那蜿蜒曲折的身影映入眼帘。览今朝,长江的保护和发展并行。展望未来,一江碧水映青天,两岸繁华照寒夜。长江,中华文明永远的母亲啊!您源远流长,承载着过往,流淌至今,也会在我们的守望之下,绵延无尽头。一泻千里长江水,气势如虹贯长空。今朝,长江大浪承光,我们也将在这浩浩江水之上,再度谱写新的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