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今年46岁的曹阳树,在下陆区零工驿站“零工经纪人”朱文静的帮助下,通过手机查看最新的岗位进行报名,顺利找到了工作。 “通过零工驿站小程序,我们及时采集录入用工信息,并联合社区对居民的求职意愿进行登记,开展供需对接服务。”朱文静介绍说,围绕零工求职、培训、享受政策、档案托管、参保等全链式服务环节,黄石通过智慧人社“一湖三链”就业信息平台,将匹配结果推送至小程序、自助一体机、大屏信息发布、数字驾驶舱等应用场景,最大化促进就业政策和服务在零工群体中兑现落地。 就业是基层治理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调研数据显示 我市五类重点群体中 大龄灵活就业群体占83.37% 近3年年均增长5.82万人 其就业质量事关就业成色
近年来
黄石人社部门依托社区网格员 摸排重点群体就业情况 联合多部门印发10余份文件 支持新业态发展 吸纳灵活就业等群体10万人 有效发挥了就业“蓄水池”作用
业务全下沉、数字化赋能、精准化帮扶,黄石人社部门将就业服务融入当地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范畴,通过统筹布局,整合资源下沉社区,打造了一批基层就业服务综合体,实现场所共用、功能融合、活动联办、政策共享。 目前,全市已打造包括柯尔山社区吾家就业服务站在内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网点153家,形成了覆盖全民、辐射全域的公共就业网格体系,进一步激活了基层就业服务的“神经末梢”,提升了就业公共服务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今年来 我市就业帮扶工作成效明显 已面向4.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 兑现就业政策 帮助5767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2.02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
下足功夫开拓就业空间,不断深挖本地吸纳就业潜力。结合我市实际开展“才聚荆楚·智汇黄石”“高校毕业生就业倍增”等计划工程,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调动市县乡村四级资源“全城搜岗”“访企拓岗”;创新“招聘直达校园、实践直达车间、政策直达班级、荐才直达学生、帮扶直达创业”等“五个直达”模式,打造了“十万大学生游黄石留黄石”等“黄石就业行”品牌。截至目前,全市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13624人,同比增长23.02%,开辟面向大学生就业岗位32517个。
就业选择更多了,就业观念也需要及时引导。一些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往往容易感到迷茫。为了给青年答疑解惑,黄石人社部门持续开展“求职训练营”、开设高校就业云直播间等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并针对毕业生简历、面试等问题,邀请名师把脉问诊、对症开方。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黄石充分发挥 各类政策资金杠杆作用 全力支持企业稳岗扩岗、搜岗挖岗 连续五年推行 稳岗返还资金“免申即享” 近3年帮助企业减负5.68亿元 稳定岗位45.98万个 让更多劳动者安其岗位、乐其职业
为切实兜牢政策保障底线,黄石聚焦重点群体“兜底”“帮扶”双重就业需求,通过分类帮扶、精准施策,探索实行红黄蓝就业“三色图”预警动态管理,帮助零就业家庭好就业、就好业,全力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高频率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落实落细各项就业政策,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利于促进居民增收。近3年,我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05元、3578元,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