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残疾女作家鲍金枝作品分享会在灵乡举行
◎曹海庆 袁文华
身残心不残,自立志弥坚。11月22日,大冶市残疾女作家鲍金枝的《鲍金枝小说选(一)》分享会在灵乡镇老年学校举行。分享会由大冶市财政局、市残联、市文联、市作家协会、灵乡镇政府及各部门共同主办。鲍金枝,苗族,1967年出生贵州天柱县白市镇北岭村,1992年嫁到大冶灵乡镇罗桥村。因一岁多患小儿麻痹症致残,右脚和左手致瘫,生活不能自理。她凭一本《新华字典》及当教师姐姐的间断辅导,顽强自学、创作。作品在《贵阳晚报》、《传奇故事》、《山花》、《晓钟》、《章回小说》等刊物发表数百篇。在大冶市残联的帮助下,创办“农家书屋”,为当地村民送去精神食粮。《鲍金枝小说选(一)》收录20篇优秀作品。活动由灵乡镇人大副主任陈琼芳主持。鲍金枝讲述她的人生经历,创作艰辛,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学习、创作两不误。灵乡镇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柯长春发言并阐述对鲍金枝的关怀。
大冶作协常务副主席姜三讲述对鲍金枝人文关怀与关爱,他号召作协会员及大冶文学爱好者向鲍金枝学习,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
原作协副主席刘家云、原作协秘书长姚应洲对《鲍金枝小说选(一)》作品点评,肯定主流,指出不足。会后和鲍金枝本人沟通,探讨作品的写作。大冶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叶婷表示,将继续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和支持,让她们的才华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让她们的声音得到更深远的传播;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平等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享受到尊严和幸福。灵乡镇党委委员盛晓华指出,鲍金枝励志故事感天动地。作为政府负责残联工作,要持之以恒的做好残疾人工作,在心理上予以慰藉,经济上给予扶持,医疗上要有保障,生活上给予方便。号召大家以鲍金枝为榜样,学习她不向命运低头,勇于与困难斗争的精神。参加活动的还有大冶作协秘书长曹海庆、灵乡镇文联常务副主席吴德安、灵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明鹏、陈贵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左荣华、茗山乡文联常务副主席余减租、东风农场文联常务副主席吴立明及各界朋友30余人。(摄影:曹海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