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网友来问我们为何几天会不更新?事实上,我们天天更新,如果你看到我们有几天没有内容,那么唯一的就是就是被咔嚓了。所以我们一直说,我们的文章绝对不能囤着看,能看掉就看掉,否则眼睛一眨就没了。首先就是百果园老板的一个采访,说是要教育消费者,现在都是什么年代了还敢提教育消费者?上一个要教育消费者的好像就是那个雪糕刺客钟薛高吧?应该说,面对价格高的质疑,百果园完全可以正面回应。正如其也提到,便宜的水果供大于求,真正的好水果是供不应求的,这是它贵的一个原因。说人话就是,百果园针对的是高端收入群体,对水果品质有要求,但对价格不太敏感的。但是,百果园为什么要教育消费者呢?不管任何商品,都分等级档次,制定不同的价格供消费者选择。真把消费者教育成熟了,该买不起的同样还是买不起。所以,这个说法让人感觉充满了爹味。就是怕,教育消费者的目的,是为了将低档商品,讲各种故事,编小作文,然后包装高价卖给消费者。对消费者说教,是商家的大忌,说“消费者无知”,也不知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客观来说,消费者作为一个大群体,可能存在盲目购买商品的情况,但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往往是商家使用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造成的,本身并不是“消费者无知”,只是因为商家“套路多”。难道,只有在百果园买水果,才是“有知的消费者”?这无疑是在为自己的高价策略辩护。百果园想脱离低端产品的残酷竞争走高端路线,用高品质水果来获得部分消费者的认可,这无可非议。但是,对走高价路线的商家来说,近年来不乏翻车的,一些成为过气网红,有的甚至已经破产。说到根本,问题就出在重营销、轻产品上。不妨看看“雪糕刺客”钟薛高的例子。要说百果园成为水果高端品牌的代表,或者说百果园的水果代表着高品质,恐怕还为时尚早。近年来,百果园的负面消息时常见诸媒体,黑猫投诉数量不少,被网友称为“水果刺客”。据报道,公司2024年的财报显示,百果园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3.81亿元,这是近五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敬畏消费者,尊重市场规律,是商家经营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消费者需要高品质低价格的水果,讲求性价比,是一种正常且朴素的消费理念。商家当然可以有不迎合的权利,但并不等于消费者就是“无知”。诚然,教育消费者本身未必是一个贬义词,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者正确健康消费。回到问题的根本,百果园根本没有达到当老师的地步。就怕市场定位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最后被消费者教育了。我们昨天的文章被咔嚓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感觉上应该不是那个高铁马桶的事情,应该大概率就是那个澳洲富家女的事情。具体的我们也不去说了,昨天发文后n多网友给了我们更详细的爆料,非常惊人,在没有确认真假的情况下暂时不去写了,这个女的8月15日要出庭,具体到时候看看澳媒的报道吧。说起澳洲,另外一个事情其实比这严重的多,非常的令人愤怒!多个澳洲当地的青少年莫名其妙围攻一个中国留学生。众所周知,我们要么不写,要写就写写透,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就是如果一个新闻你无法让读者彻底了解,那么就干脆不要写。任何东西写一点点算什么?愚弄大众?这里插播一个影评,我们也有类似的感觉,绝对不应该去美化敌人:这个事情其实算是一个反转,一开始的媒体报道是店家打人,有种黑店的感觉,后续通报出来后完全不是,这个报警人自己在加戏,编造了很多剧情。1.根本不存在殴打,是顾客因为对照片不满意堵了5个小时的店门,还用“黑店”这个黑称影响汉服店的经营,遂导致店家对她动手。2.警察调解了两次都未成功,顾客还发视频引导对西安和汉服店的网暴。光看通报大家是很难体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把完整视频放上来。老实讲,出轨的事情我们写过很多,现场抓J的事情我们也写过不少,按理说,我们也算是有一些经验了,再加上网友们这几年陆陆续续发给我们的很多还没写出来的料,林林总总加起来非常可观了。但是我们怎么都想不通,也从没遇到过,竟然会有人出轨黑妹???我们属实无法理解……不知道这个出轨的女生是不是中国人,还是周边东南亚国家的,比如菲律宾、越南等等。起因好像是原配看到了一张照片,这个照片的背景好像是自己家里:完整视频,我们主要这个话听不懂,是广东话吗?希望有网友能来翻译一下。其实按照我们的理解,如果这个女生也是受害者的话难道不应该打渣男吗?为何会打起来?这个女生皮肤非常黑,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如果是中国人的话不知道是不是混血。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何原配怒火如此旺盛?最后放一张原配的照片吧……可谓是肤白貌美大长腿,身材非常棒,我们也想不通男方为何要出轨。大家也不妨讨论一下这个古老的话题,明明原配各方面条件都要比小三好,为何男方会出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