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实在看不下去了,西贝昏招迭出,去和罗永浩斗干嘛……而且自己还没那个水平,就像一个没有经历过社会风雨的孩子,只要站在那个舞台上就已经输了……很多网友让我们写一下,我们总结就是一个字:蠢!本来,罗永浩只是简单吐槽了一下西贝,从当时的转发量和评论量来看是非常少的,即使发酵到今天这个地步也依然没多少。为何说他这只是简单吐槽一下?因为随后的几分钟,他马上又吐槽了其他的事情,西贝这个帖子仅仅1分钟以后,他马上开始吐槽苹果的配件贵。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压根当时就没怎么重视这个西贝话题,其实这个事情当时消费者也没有太介意西贝的预制菜,只是在吐槽价格贵。甚至在当时N多网友其实还是站在西贝这边的,因为很多菜如果真的现场新做的话时间根本来不及:其实大家都心里有数,西贝这种超大体量的连锁餐厅,没有预制菜几乎不可能,不仅仅是西贝,其他的任何大型连锁如果没有预制菜基本上就等着关门歇业吧,所以这个事情其实一开始几乎没什么人关注的,这也是我们前几天压根就没写的原因。万万没想到,西贝的贾国龙真的是……他的表现在这次的舆情中几乎只能用“灾难级”来体现。就好像一个完全没有经历过市场的应届大学生,完全没有一幅经历过市场拷打的样子,是西贝一路走的太顺了?我们不知道西贝有没有公关部,如果有的话也不知道里面的工作人员什么水平,假设其中真的有高手的话,更不知道公关高手能不能摁住贾国龙,这种事情其实最好的应对就是不应对,因为本身就没有热度,再加上那几天还有那个美国枪击案疯狂席卷网络等,太多热点在帮助西贝平稳度过。然而,昏招来了,媒体采访之后,贾国龙竟然全程否认预制菜。这个事情你不回应不就完事了?对吧,哪怕回应一句正在调查中,对罗老师的不好体验表示歉意,希望能与罗老师保持联系,帮助餐厅更好的经营下去。那么简单的一个公关事件,姿态放低,弄不好老罗以后还会给西贝的各类半成品预制菜带带货,这个都是有可能的,有钱赚老罗会不赚?对吧,本次事件完全可以平息的。嘿,西贝非但不服软,更表示要起诉罗永浩,好像要把这个是扛到底:其实到这里,哪怕不是专业公共人员,哪怕只是一个稍微具有互联网经验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事情要搞大。对于罗永浩来说,只要这个事情能接个话茬,不管最后是西贝占理还是老罗占理,西贝就输了。他最怕的就是西贝不理会,不把流量接下去。西贝不动,这个话题就持续不下去,现在贾国龙可以说是“自投罗网”,精准的踏进了老罗的天罗地网。1、直接踏入舆论的深渊,被舆论咬死,对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2、即使从法律上扳倒,民意和舆论上也输个精光,因为老罗本身作为一个消费者,代表了相当多的人的意见,贾国龙这一下子等于在和很多网友对着干。很多有互联网经验的老板都直接点出,这下西贝麻烦了,贾国龙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就好像一个新兵蛋子一样不成熟:也就是说,这个事情不管谁对谁错,从舆论上,老罗100%赢了,西贝相当于把战火引到了自己的家里。你们看到过餐厅把远在门外,马路那边嘟囔几句的顾客直接拉到店里来吵架的吗?贾国龙做的就是这个事情。吵架的结果完全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你真的去和他吵了,无论怎么都是输。果然,本来已经放弃这个话题的罗永浩直接来劲了,兴奋值拉满!贾国龙还敢起诉自己?这不妥妥的流量来了吗???接下来罗永浩放弃了其他的网络热点内容,紧紧抓住这个流量点开始猛攻:罗永浩是什么人?他比谁都懂这个事情的流量含金量,更是放出大招,抓住苹果新品的热度,利用苹果的热度直接给西贝的这一波加加热,流量瞬间登顶。要知道,市场苦预制菜久矣,他这波操作等于把全网对于“预制菜”的敌对情绪全部加到了西贝的头上。西贝嘴越硬,市场敌对情绪就越高,流量就越大,老罗就越兴奋。后续他还觉得火力不足,加大了筹码,把赏金提高到了10万元!对于现在缺乏流量的媒体们来说也瞬间像打了鸡血,一个个也兴奋起来了,纷纷开始报道:要知道,上一个嘴硬最后低头的是远比西贝体量大不知道多少的西门子,不知道大家还有无印象?这不是罗永浩第一次“死磕”知名品牌,巧合的是,他的上一次“死磕”引发全国关注,对象也姓“西”。当时还是2011年9月,罗永浩买的西门子冰箱坏了,冰箱门不易关上。他同样在微博上大发雷霆,要求西门子承认质量有问题,并召回不合格冰箱。事情最开始,西门子品牌方并未重视。罗永浩两个月发表了800多条动态,慢慢引发消费者关注。在网络维权无果后,罗永浩在西门子公司北京总部门口,用锤子砸烂了三台冰箱。因为这个事情热度太大,很多不想蹭的都来发表文章了,西贝的回应实在太离谱,以至于大部分官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站西贝。随即西贝昏招再出,把罗永浩的点单给曝光了出来,我们不知道这个算不算顾客隐私,但是直接爆出来感觉的确是怪怪的。网友们可不管,集火对准西贝,西贝的这招的确太low:很多哪怕原来不支持老罗的这次也要支持了,西贝的真的是灾难级公关……有网友曝光了贾国龙的一些话,我们真的是无话可说。后续更是被媒体霸道,全程拿着罗永浩的菜单在公开,我们不知道贾国龙到底懂不懂……那么大个企业的老总一点公关意识都没有……结果呢?马上被人打脸,有网友爆出了西贝的一些原材料,这个赫然就是小朋友们最爱吃的牛肉焖饭的原材料:我们不知道这个算不算预制菜,但是很多网友认为这个就是:之前的一份报道里,行业协会直接指出西贝就是预制菜。其实罗永浩心里比谁都清楚,反对预制菜是没有意义的,等于把整个中国餐饮业都得罪了,事实上也没有流量,所以他一开始针对的就是西贝的嘴硬不承认。正因为他没有反对预制菜,要知道,在网上,不反对几乎就等于支持,特别是对罗永浩这样的知名人士,他只是集火在西贝一家身上,所以很多预制菜的企业和专家是肯定站在他这边的,谁都不想因为西贝一家而砸自己的饭碗。朱毅明确指出西贝就是预制菜,西贝之所以敢理直气壮说“100%非预制菜”,底气来自2024年六部门《通知》的“定义豁免”:预制菜需是“预包装加热即食的工业化成品”,中央厨房提供的“净菜、半成品”只要门店完成“最终烹饪”,就不算预制菜。但从食品科学与工艺学的实质来看,这套“环节划分”的标准,恰恰回避了消费者最关心的“风味本质”。食材预处理本就是连续的,而不是非黑即白,从净菜清洗切配到腌制调味浅加工,再到预煮预炸深加工,最后到完全预制复热即食,关键分界点在于“风味形成的核心环节在哪完成”——也就是让肉香、焦香迸发的“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以及风味物质的最终整合,到底是在中央厨房,还是在门店。• 若中央厨房已完成腌制入味+预煮蛋白质变性,门店只做短时烘烤上色,那风味主体早就在中央厨房定型,门店环节对风味的贡献率不足,从科学上看,这和预制菜没有本质区别;• 若中央厨房只做“切配+简单腌制”,在三天内、48小时内、24小时内,门店用明火烤箱完成从生到熟的全过程,让肉发生充分美拉德反应,这符合“现做”的科学内涵。可西贝只拿“门店有烹饪动作”当挡箭牌,绝口不提“核心风味在哪形成”。消费者用“舌头投票”,觉得“不是生料现做就是预制”,这种认知其实是合理的,毕竟没人会为“中央厨房做好风味、门店只加热”的菜,支付堂食“现炒锅气”的溢价。朱毅再次发文教大家如何识别预制菜,最后一段很重要,我们标识出来:西贝后续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竟然邀请媒体进后厨直播……结果反而是错上加错……被网友抓出大量的预制菜。西贝的公关真的是灾难性的,果然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就很容易犯错,你和罗永浩争的那一刻你就输了,最后怎么收尾其实并不重要了。理辩不明白,气势上也被吊打,阵仗极为混乱,罗永浩压根都不用花什么心思就把你折腾成这样了……视频是“钱江视频”在西贝后厨的直播片段,你就看是不是预制菜吧。西贝竟然找了各路官媒和自媒体去拍后厨搞直播,结果食材拿出来几乎全都是要解冻的,包括口碑一直不错的儿童餐……我们真的是彻底无语……他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是非得把西贝搞倒闭才满意?后续罗永浩更是疑似把公关公司曝光了出来…如果这个真的是公共公司的嘴脸,那么西贝的这些操作总算是找到了来源:后续的操作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号召1.8万人斗罗永浩……要知道西贝现在的定位是家庭餐厅,在很多家长眼里西贝几乎就是儿童餐厅的代名词,现实中本来西贝的儿童化也做得相当好。家长们选择西贝的原因不仅仅是有趣+爱吃,更重要的是对西贝的信任。认为西贝的菜新鲜,有营养,对孩子好,不像外面杂七杂八的餐厅没有保障。结果呢?现在搞成这个样子,爆出大片食材都是冷冻的预制的,这还怎么让孩子再吃?这从根本上摧毁了很多家长对于西贝的信任,这种信任一旦失去是很难很难再补回来的,这两天就是双休日,应该说这个负面消息会马上反应到实际的就餐人数里。现在餐饮本身就不好做,西贝价格又不低,这样一搞,真的是没话说……再结合那个1.8万人的新闻,网友们的愤怒连续被点燃:罗永浩这话没错,这场危机还真不是完全由自己挑起来,大部分是西贝自己作死啊……一直到今天,贾国龙依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这大概率就是所谓“一言堂”的危害了,谁都不敢和贾国龙说真话,贾国龙又没有足够的信息摄取能力,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让我们更为吃惊的就是,更多的知名连锁餐厅竟然站出来支持西贝……我们彻底惊呆……这场舆论到底什么情况这些连锁餐厅的老板公司里都没有人给他们分析吗?连罗永浩反对的都不是预制菜只是针对西贝的嘴硬而已,而他们现在主动来趟浑水?还是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一个个的脑子都倒哪里去了?读过书吗?有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吗?非要逼得消费者把矛头对准自己的餐厅吃到苦头才罢休?很多网友问我们,西贝这个臭棋下到这个程度,如果真的和罗永浩打官司是不是也会输?2024年3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通知》指出,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预制菜的范围应当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的特征。”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净菜类食品、主食类食品、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均不属于预制菜。大家看到了没有?西贝那个玩意本质上就是属于中央厨房的产品,如果严格来说还真不属于官方定义的预制菜!以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为例,中央厨房遵循许可审查规范总体要求,本就不属于预制菜的范畴。目前,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都不属于。中央厨房的典型例子就是做团餐,这不能向第三方销售。所以,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不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通知》也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罗永浩直播猛夸老乡鸡,直夸老乡鸡预制菜透明,清清楚楚。这泼天的富贵……所以,预制菜有国家标准,但出于种种考虑,中央厨房制作的被豁免,所以只要西贝拿出证据证明是中央厨房配送,且这些配送的菜肴不曾原样直接卖给消费者,那么它们就不属于国家标准范畴的预制菜。所以,无论西贝的食材保质期多长,如果打官司,罗永浩必输,因为预制菜目前为止都没有国标,罗永浩这官司不可能赢。虽然《通知》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但这不是强制明示;由于现在消费者的观念还是谈预色变,所以绝大多数餐馆都不会主动标注。另外由于这个预制菜标准中排除了中央厨房,因此即便西贝愿意标注,也无法把中央厨房配送的给标记成预制菜,法律上西贝可能真的没毛病。但是罗永浩是完全不在乎,他早就知道自己官司可能会输,即使赔钱,他在流量上早就赚回来了。西贝口碑也崩塌了,这是一场本质上罗永浩已经稳赢的事情。不够预制菜标准不许使用防腐剂,而只要是中央厨房出品的就不属于预制菜,这就意味着中央厨房出品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是不受防腐剂禁令限制的,即中央厨房加工的菜肴可以自由使用防腐剂,反而是那些没有中央厨房良好加工和运输条件的却不能使用防腐剂。总之,预制菜标准在中央厨房这个地方总感觉有些不可描述……其实关于这点很多网友并不买账,加上前面罗永浩贴出了那个行业标准报道,所以很多网友坚持认为中央厨房出的就是预制菜:老实讲,虽然很多人觉得不标注就没有知情权,但即便标注了,其实也保证不了什么,现切现炒不见得就比预制好吃。关键只要菜卫生安全、好吃便捷、价格合理,食客用脚投票就好了。西贝很多人都在抱怨他家难吃又贵,现在再加上可能流失大量的儿童家长客户,这才是他家最大的风险。如果不用中央厨房配送,味道也许能有改善,也许没有,但必然的代价是价格和上菜速度,而这,可能是西贝承受不起的代价。果然在最新的报道中,很多门店的客流量瞬间下降10%以上,我们更是无语的看到,事情都已经发酵到这个程度,西贝的公关部门真的不存在吗?店长们依然在嘴硬说不是预制菜,真的是雪上加霜:法定的预制菜和网友心里的预制菜根本不是一回事,西贝的员工们不知道是固定跟着老板的思路还是真的不懂互联网,只能说是雪上加霜……我们不知道这个事情还要发酵到什么程度,西贝脑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转过弯来……本来胖东来的老板都支持,后续也悄悄的删了帖子:正如网友所说,罗永浩最早当初吐槽西贝的时候可能真的不是在吐槽西贝,仅仅是隐患的表达自己解除限制可以坐飞机了……谁知道……不知道这个事情还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大家看下来感觉如何?聊几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