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演进并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城市治理、经济发展和生活生产方式。为抢抓产业变革机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立足黄石市产业发展基础、城市转型需要,高瞻远瞩提出了加快推进AI城市建设这一时代命题,研究出台了《黄石市推进人工智能(AI)城市建设2025行动计划》及政策措施。昨天(19日),黄石市召开了AI城市建设动员推进大会暨AI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对下步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和部署。
一、明确目标定位,打造AI创新应用发展先行试验区
黄石市作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千兆城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市、全省“数公基”建设试点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在全省处于前列,全市5G基站超6000座,城市千兆光网覆盖率达到247%,算力规模超100P;产业基础扎实,是全省光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聚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74家,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省第三;数据资源丰富,通过搭建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和城市大脑数据中台,汇聚公共数据达到34亿条,开放数据资源1001个。立足比较优势,黄石市明确提出“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AI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定位,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应用场景,推出一批AI智能软硬件产品,走出一条“以应用场景牵引产品创新、以产品创新赋能行业发展、以行业发展带动产业集聚”的具有黄石鲜明特色的转型发展新路。
二、聚焦“五大行动”,加速赋能高质量发展
黄石市推进AI城市建设重点聚焦“五大行动”。一是实施应用场景创新行动,突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社会治理、产业转型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覆盖程度和价值共创。二是实施AI产业发展行动,推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软件产品、智能终端硬件产品,推动算力产业集群和数据标注产业加速发展。三是实施数据供给攻坚行动,做大数据总量、提升数据质量,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形成一批具有推广效益的产品和工具。四是实施底座建设夯基行动,提升网络、算力、智能感知等基础供给能力。五是实施人才汇智提能行动,加强人才保障支撑。
本着“实用、管用、效益”原则,聚焦小切口,本次面向社会发布了第一批应用场景清单,其中社会治理类14个,产业转型类13个,共计27个。其中,在社会服务方面,选择政务服务、惠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作为推进重点。 在城市治理方面,选择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矿山安全、公共安全等作为推进重点。在产业转型方面,选择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建材、电子信息、矿山开采等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推进重点。后期将根据需求分批进行常态化征集发布。
三、加强政策支持,支撑人工智能突破发展
推动AI城市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智力支撑,为保障《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黄石市配套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出台激励政策。市政府出台了《黄石市推进人工智能AI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每年安排16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算力服务、应用场景创新、首发产品应用、企业培育等。设立不少于2亿元的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大模型及场景应用。
二是组建咨询机构。为确保AI城市建设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我们组建了AI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共13人,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分为战略规划与政策标准组、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组、行业应用与场景创新组、数据安全和基础建设组,将围绕AI城市建设的重大规划、重大投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咨询意见,为黄石市AI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市民朋友的共同参与下,黄石必将实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AI示范城市建设目标,并将以人工智能为引擎,谱写黄石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我们也诚挚邀请广大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黄石AI城市建设,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黄石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