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黄石 互动 黄石动态 抢抢抢!大冶“龙口夺粮”保秋收!

[同城] 抢抢抢!大冶“龙口夺粮”保秋收!

[复制链接]

抢抢抢!大冶“龙口夺粮”保秋收!

发表于 2025-10-16 11:30:00 来自 同城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018 0 查看全部

天空阴沉

细雨时歇时落


10月15日,在临空区·还地桥镇南石村的田野上,成熟的稻穗被雨水浸得愈发金黄,却也压弯了稻秆。对于种粮大户黄卫而言,这连绵的阴雨不是诗意,而是一场与天时赛跑的“发令枪”。他的学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有1288亩水稻,正面临一场严峻的“秋收保卫战”。


110644u0tbieu45o5rz2m0.jpeg


“水稻熟了,最怕的就是这种连阴雨。”站在田埂上,黄卫抓起一把稻谷,眉头微蹙,“雨一来,收割机下不了地;稻子在田里多泡一天,不仅可能倒伏,万一穗上发芽,一年的辛苦就得大打折扣。”

秋天的丰收

瞬间变成了与时间赛跑的“抢收”

往常从容的收割计划被全盘打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抢”字——抢天时、抢雨隙、抢农时。“我们现在是‘龙口夺粮’,”黄卫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最大的紧迫感,“就看谁能从老天爷嘴里,把粮食抢回来。”

110644msozh9za8oizkmcf.jpeg


面对挑战,人海战术已无能为力,真正的主角是田里那支高效、听指挥的“钢铁队伍”。趁着雨势不大,三台收割机便轰鸣着下地作业,它们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流水线:收割机在前开路,拖谷机紧随其后。“过去遇到这种天气,那真是只能干着急,现在我们心里有底了。”黄卫说,学文农场备有烘干机,一次能烘干60吨稻谷,为抢收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用现代化的装备和组织方式,抢出效率,把损失降到最低。”黄卫解释。


110644lawntkak9if6kvac.jpeg

“今年主要种植的是优质稻品种,得益于前期雨水光照充足,整个收成情况很好,一亩平均有1200斤产量,基本上明天就能全部收割完。”黄卫说。丰收的喜悦并未让这位“新农人”停止思考,对于明年的规划,他已然成竹在胸,展现出“不靠天吃饭”的智慧。黄卫指着远处一片农田说:“明年,我们将针对水源不好的田块改种再生match稻,可以早种早收,避开后期的阴雨天气。而水源好的田,继续种高产值的优质稻,这样‘两条腿走路’,就能最大程度降低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稳稳地保住我们农场的收益。”黄卫的信心,源于他身后那支高效的“钢铁队伍”,更源于他脑海中那份越发明晰的科学种田蓝图。

110644dn6dallyaxydan0l.jpeg

这场“秋收保卫战”

不仅是一场与天争时的胜利

更是还地桥镇推动农业现代化

助力农民从“靠天吃饭”

迈向“知天而作”的生动实践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