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个月内,小城再次暖心“升温”。 他们都是普通的人,普通到在路上擦肩而过,也不会引起谁的注意。 他们都是平凡的人,每天上学、上班、买菜、散步,过着简单的生活。 但在有人需要援手时,他们却毫不迟疑——“扶起的是老人,温暖的是众人” 这是一个小故事,没有生死竞速,没有舍身救援,却再次温暖众人。 一位老人在黄石下陆大道行走时不小心摔倒,一群上学的学生们率先发现,果断将老人扶起并询问伤势,其中一名学生向附近路口执勤的民警求助,讲述完事情经过后匆匆离开。
民警对老人体表进行初步检查,提出送他去医院和回家的建议,老人向民警表示自己身体无恙。
当老人见远处一辆大巴车驶来便要立即起身,告知民警自己要乘坐这趟车,民警在确认老人精神状态尚可后,根据老人要求拦停了大巴车。
与司机和售票员沟通中得知他们认识老人,民警这才将老人送上大巴车,嘱托工作人员关注照顾老人,并将他安全送达。
而就在半个月之前,一群路人在遇到“扶不扶”“救不救”的问题时,同样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谢谢你们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温暖!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每一天,每一个街角都有人在做着这样超超超级正能量的事情,我们虽然不认识他们、她们,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但一个个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也可能会考虑“扶不扶”“救不救”?蜀黍想告诉你:请大胆放手去做! 因为,她们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020年9月3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要加大涉正当防卫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发布力度,旗帜鲜明保护正当防卫者和见义勇为人的合法权益,弘扬社会正气,同时引导社会公众依法、理性、和平解决琐事纠纷,消除社会戾气,增进社会和谐。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底生发的那份正气,而法治一直在背后默默为善念兜底。 但行善举,不惧前程!为这五名同学点赞! 原标题:老人摔倒扶不扶?这群孩子们坚定地给出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