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高龄老人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村子。出于各种原因,如今他们仍然每天不辍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每天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和期盼?小编关注带您走近这些在农村坚持劳作的高龄老人。 图/文:瞿泽敏
古稀老农仍坚持种田 2025年6月12日上午,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王边村马家塘湾,74岁的老农谢师傅和71岁妻子正在打田、撒肥、插秧种植水稻,七旬夫妻俩互相配合,谢师傅负责打田、撒肥,妻子负责扯秧、挷秧、抛秧、插秧。谢师傅在今年一亩一季稻田来回穿拿着桶往水田撒肥料,谢师傅说:“虽然是小田,我舍不得丢(撂荒),年年种点稻子和油菜籽,耕田和收割都是我们夫妻俩完成,为降低种粮成本,我就自己下水田播撒肥料,自己扯育好的秧苗,然后自己和妻子一起插秧。割稻也是用镰刀收割。” 像他们这个年纪本应该在家乐享天年。但谢师傅儿子都在外打工谋生,一个儿子结婚了,另一个儿子40岁了还未结婚。为了经济上补贴家用,他和妻子闲不住,去年种稻约一亩左右,收稻谷近1000多斤,去年冬季又种了油菜,5月中下旬油菜籽收了200多斤,晒干然后去榨油,粮油都够自己家人一年吃的。他接着说:播种谷,育苗移苗插秧、除草、田间管理等他一个人慢慢干,收割自已拿镰刀收割,运回晒晒人工翻收,晒好的稻谷拿到附近碾米坊打出白花花的大米,够一家人一年口粮吃。 他说自己和妻子没有收入来源,只有靠种田保住口粮和食用油。其实他是勤劳,心中有目标,为子孙减轻经济负担。 现在乡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很多,我们为农村四十至五十年代农民仍在坚守种田点赞。 文/摄:瞿泽敏
劳动是生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劳动也是一种锻炼,我要干到干不动为止。”这是74岁谢师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咱是农村人出身,能干活就不会闹病。”尽管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但谢师傅依然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 对于七旬老人谢师傅夫妻俩来说,劳动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对家乡的情感寄托。 图/文:瞿泽敏
“只要勤劳,相信日子会更好。坚持劳动,能为晚年生活添乐趣。”这是七旬谢师傅夫妻俩常说的话。 文/摄:瞿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