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江义:去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大冶市在全省97个县市区排名第7位,企业端评价进入第一方阵,这是市场主体对大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在抓改革,降成本、提效能、优服务,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创新政务服务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先后推行“五办”改革、建设用地“批供合一”、“一路一证”综合许可、不动产交易办税实时在线服务、政务服务数字地图等,上线“冶好办”平台,实现办事环节减少77%、申请材料减少53%、跑动次数减少84%、办理时限减少85%,审批效率提升80%以上。
二是建强要素保障链条,降低要素获取成本。聚焦经营主体在运营中的融资、用工、用地等问题,出台税收减免、金融信贷等个体工商户培育十大举措;通过“政采贷”“银税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式发放企业贷款61.18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约2300万元,担保费率降至0.91%以下;积极推行工业用地分割改革,解决抵押融资额度低,已累计为15家企业办理工业用地分割、合并登记,办理抵押融资金额达7.25亿元;落实稳岗政策补贴698.29万元,组织开展招聘活动118场,为企业招引人才提供实实在在的硬支撑;推进政府采购跨区域评审改革,实现评审专家资源跨地区共享共用,营造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
三是提升政策惠企实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聚焦政务诚信建设,大冶对企业作出的承诺、出台的政策坚决兑现,今年进一步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范围,已为316家企业兑现专精特新、进规进限、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等奖补资金2915万元。同时,持续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大工业用电价格同比降低0.042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均价同比降低0.031元/千瓦时,供水、供电、供气报装实行建设用地红线外“零收费”。
下一步,大冶市将积极对标上级要求、对标先进地区,以高度的自觉和硬核的作为,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落地见效,力争更多改革闯出大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