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1万

积分

好友

主题

[政能量] 事关黄石人就医!一大批好消息传来→

发表于 2025-2-15 11:33:00 | 查看: 14612| 回复: 0| 来自湖北


14日

2025年黄石市卫生健康工作会召开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黄石将聚焦打造全省“三医”协同发展治理先行区、数智赋能医疗发展示范区、生育友好型社会示范区、鄂东区域医疗中心、鄂东区域康复医疗中心的发展目标,以人才为支撑,以改革强动力,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有哪些跟市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工作?

一起来看看!

加强头医院建设

支持市中心医院建成急危重症救治一体化发展的鄂东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医建设鄂东区域康复医疗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建设鄂东区域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启动还地桥、白沙、富池3家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分中心建设,实现中心卫生院CT配置全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诊治75种常见病。70%以上村卫生室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将不少于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下沉到村卫生室,完成千名村医业务培训,实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实现“小病不出村、问病不出门、首诊在基层、用药得实惠”。

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居民健康管理,免费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慢阻肺等慢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5.36万人次。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二级及以上医院医务人员加入家庭医生团队。继续为14岁女生提供免费自愿接种2剂次2价HPV疫苗。

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

支持黄石市中医医院建设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治未病中心,打造中医特色明显的区域中医诊疗中心。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县级中医医院规范应用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智慧中药房和中医阁,规范基层中医药服务。

加大生育支持力度

市级层面出台支持生育一揽子政策,为全市孕妇提供免费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生育休假、生育补贴、多孩家庭购房补贴制度。加强宣传监督、执法检查,保障产假、护理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

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依托公办幼儿园创建一批示范性托幼机构。推进医养结合,提倡老年上门护理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县级医疗机构延伸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推动家庭病床实现县(市)全覆盖。

增强儿科服务供给

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建设,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在黄石部署应用,完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持续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救助救治。

扩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推动市域内医疗机构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加强互认监督管理,制定发布“负面”清单。

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

为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

推动全市数智化检验、影像、心电中心建设,指导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和智慧服务平均级别,实现病理服务全流程数字化、智慧化。推广应用公众服务号“黄石医点通”,提高患者就医便捷性。

提升院前急救能力

持续推进乡镇、农村急救站点标准化建设,打造县级“30分钟急救圈”。加强市、县急救中心信息互联互通,强化院前急救统一调度。推进建立院前急救信息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疗急诊信息系统联通机制,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无缝衔接。

接下来

再跟小布一起回顾

2024年黄石市卫生健康十件大事

一、黄石市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入选湖北改革典型案例

率先全省建成市级分子病理诊断平台,8家医院联通省级病理平台,开通远程会诊,一举解决基层病理服务缺技术缺人才问题,实现全市病理诊断同质化和精准化,约80%的患者可留在基层就诊。试点经验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上进行专题交流。

二、黄石市传染病监测预警处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全市20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部提前完成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应用,在全省率先实现使用该软件开展传染病网报,基层医疗机构软件试点工作高效推进,多次在系统国家、省级层面会议交流经验,市、县两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心高效运行,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及早发现聚集性疫情预警信息,预警监测处置率100%。

三、黄石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

大冶市、阳新县各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个,实现4家县级医院、33家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龙港、金牛镇卫生院建成县域医疗分中心,17家基层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

四、黄石市重点专科建设再添佳绩

市中医院推拿科、儿科和肾病科获评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内分泌科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专科。市妇幼保健院获评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在全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中,市中心医院入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市妇幼入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

五、黄石市破解村卫生室药品供应保障难题

所有村卫生室均纳入居民医保“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村卫生室药品实行区域划片配送,由乡镇卫生院代采,采取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全市757家村卫生室实现药品应配尽配,村卫生室不再缺医少药,做法受到省卫健委充分肯定。

六、黄石市健康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医疗平台投入使用

在全省地市州中用最少的投入,率先实现全市医院、基层机构、诊所数据集中存储和交互共享全覆盖。同时,“黄石医点通”微信公众号依托大数据中心应运而生,为市民手机预约挂号、健康档案调阅和检查结果查询提供了便利。

七、黄石市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

全市1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5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接入平台,开展142项影像和检验结果线上互认,极大地减少了重复检查,减轻了患者负担,省纪委督导组现场评估后给予充分肯定。

八、黄石市中药材产业链进一步壮大

陈士林院士团队在阳新县培育高品质紫苏种子300亩,省中药材产业链“优质野菊花生态种植与采收加工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顺利结题。黄石市紫苏、野菊花、吴茱萸、黄栀子、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1万亩,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44万亩。

九、黄石市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承办首届东楚中医药终端融合发展大会、第二届黄石磁湖康复医学高峰论坛等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多次,完成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时珍国医国药》《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会换届,9名院士专家受聘为顾问,黄石市医学期刊在全国学术地位进一步提升。

十、黄石市成立健康专家巡讲团

成功举办黄石市首届健康科普大赛,成立“健康黄石·医者人间”——黄石市健康专家巡讲团,31名医疗专家将就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疑点、盲点健康问题,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向公众传播全面、专业、可靠的健康知识,推进医卫融合、医防协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5-5-1 20:48 , Processed in 0.37349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