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搜索
发新文章

8224

积分

好友

主题

[政能量] 《珍档探秘——档案背后的黄石近现代史》第六集:“华钢”的筹建及黄石钢铁工业的重塑

发表于 2025-7-16 17:06:00 | 查看: 1632| 回复: 0| 来自湖北

第六集:“华钢”的筹建及黄石钢铁工业的重塑


汪洋 黄莹

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华中钢铁公司档案被列为湖北省首批档案文献遗产。在这批档案中,有一件是1946年国民政府行政院训令,华中钢铁公司筹备处核查清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并筹设新厂的一份签呈。其中写道:为奠立长江中区钢铁工业之基础,战时已拟有方案在此设厂......在华中区域而论以建厂,大冶为最佳。

由此可见,在黄石地区筹建新钢厂是抗战时期便已拟定的方案。这个方案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经过了相当周密的谋划。据《黄石文史资料》(第九辑)中刘刚(18991999年,江西吉安人,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历任华钢筹备处副主任、华钢公司协理、华钢总工程师。)回忆华中钢铁公司的筹建记载,1943年下半年,为讨论建立新钢厂事宜,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18891971年,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长等职。在重庆主持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业计划会议。当时,湘潭、马鞍山、大冶都是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新钢厂厂址也便围绕这三个点位进行选择。之后,专家经过多次勘探和商讨,一致认为大冶国防安全好、可利用厂矿资源丰富、资源委员会接收便利,是建新钢厂的最佳地点。华钢也由此开启了一波三折的筹建之路!
虽然厂址选定黄石地区,但是距离正式成立钢厂仍然任重道远,因为此时的大冶铁矿经营管理权被日本掌控。1938年,日军攻占石灰窑和铁山后,把大冶铁矿委托给日本制铁株式会社经营,12月15日在石灰窑成立“大冶矿业所”,直到1945年共开采铁矿石502万多吨,运回日本428万多吨。
拿回管理权是当务之急!
1945年8月15日,在全体中华儿女的顽强抗争下,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同年9月,大冶铁矿被国民政府接收。1946年2月,“资源委员会大冶厂矿保管处”(大冶铁厂、大冶铁矿)成立,任命刘刚为保管处主任,下设秘书、总务、会计、运输、材料、工务6组。大冶铁矿经营管理权这才重新回到国人手中,新钢厂的建设也有了新的转机。同年,国民政府邀请美国麦基公司设计和建设新钢厂,经过实地勘探,麦基公司计划用十年时间分两期建成年产100万吨钢的钢厂,规划了厂区的布局,包括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等主要生产设施的建设。
1946年7月10日,华中钢铁有限公司筹备处在汉口胜利街交通银行四楼成立,中国工业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现了“华中钢铁公司”这个名称。程义法任主任(未到职),刘刚任副主任,履行主任职责。筹备处下设工程师室、秘书室、总务组、土建组、机电组、采矿组、炼铁组、炼钢组、轧钢组、炼焦组、会计组、工务组、运输组。可还没等刘刚在新岗位上大展身手,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华钢的建设步伐再次陷入停顿!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内战中,国民政府挪用工业建设资金,华钢工程进度严重滞后。直到1948年7月10日,经历了种种磨难的华中钢铁有限公司才在石灰窑成立,郭克悌任总经理(未到职),张松龄(19031985年,天津人,南开大学毕业,曾任本溪煤铁公司总经理)任副总经理(代行总经理职务)。至此,一个新的大型钢铁企业正式诞生!
公司成立起来了,但运营仍然困难重重!当时华钢经费主要靠资源委员会拨付,但时局不稳,物价膨胀,工人生活艰难。张松龄只能想尽办法到广州、香港买黄金,再换成银元运回厂内,以保证工人薪资和日常开支。
1948年秋冬,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为挽回局势,加紧建设“长江防线”,并决定对黄石地区各厂矿、学校进行大搬迁、大破坏。中共黄石工矿特区委员会立即号召全市开展护厂、护矿、护校斗争,华钢积极响应,全力守护厂房设备和员工安全,直到解放军接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华钢迎来了新的蜕变!
1950年初,中央决定投资华钢,将原定年产钢1万吨的生产能力扩充到年产钢3万吨。此时,周恩来总理赴莫斯科,促进苏联签署对华经济援助项目,产生了围绕华钢兴建我国第二钢铁中心的初步构想。同年8月,华钢改隶中南重工业部。10月,苏联专家马洛歇夫等人到黄石考察,建议扩建华钢、升级产能,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认同。1951年4月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因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同年11月,中央命令将大连建新工业公司所属的大连钢厂迁入华钢,迁来设备有1.5吨电炉、3吨电炉、6吨电炉各1座,500毫米轧钢机、300毫米轧钢机各1套及锻锤等,随同设备迁入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670余人。
1952年,中央重工业部以华钢为基础成立“三一五厂筹备处”(工程代号),把原来隶属中南工业部的老华钢划归新华钢管理,1953年3月1日,老华钢更名为大冶钢厂。标志着华钢在国家工业布局中的核心地位。
整体来看,华钢的一切设计准备工作都是围绕黄石地区进行,可为何它最终并没有在这里实施建设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苏联专家的又一次考察。
1954年,苏联专家再次来到湖北,经过深度考察发现,原华钢厂基太小,不适合建大型钢铁厂,且武汉交通区位优于黄石,建议将新厂建至武汉。5月12日,国家建设委员会公布华钢改称武汉钢铁公司,决定将原计划在黄石的华钢部分资源和人员转移到武汉,厂址定在武汉青山。而留在黄石的部分,后经改造发展,形成了大冶钢厂。“华中钢铁公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黄石西塞山区江边的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它的前身便是由华钢演变而来的大冶钢厂。这家企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不断研发、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生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特殊钢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了黄石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文化符号。
华钢上承汉冶萍下启武钢和大冶钢厂,由于多种原因,在短短八年时间里一直处在建设规划之中,未能形成生产规模,但是它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中国的钢铁行业影响非常巨大,它是继鞍钢之后,新中国规划的第二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可见它在国家工业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在华钢基础上建成的武钢和大冶钢厂(大冶特钢)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石作为华钢变迁史的重要承载地,其钢铁工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继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点击下方图片
观看《珍档探秘》系列短视频
170754cdluhx3oswdhu3ou.jpeg


170629k4qkvi78iqasa8as.jpeg
170732tefgbi4q95eeed80.jpeg
170733y46r7rdm627ag667.gif
170754zoxl9o9fdgo29fr8.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GMT+8, 2025-8-1 14:38 , Processed in 0.204487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