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收到一批来自山东临沂的特殊捐赠9张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侵略阳新县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侵华日军在阳新构筑的工事、阳新合同电信所以及阳新难民区等历史场景。这是李萧震宇继今年4月、5月向黄石市档案馆捐赠30张日军侵华照片后第三次向该馆捐赠抗战时期资料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4月,黄石市档案馆发布关于征集抗日战争时期相关档案资料的公告,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李萧震宇,1991年出生于山东临沂,现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他长期从事文物保护、研究、鉴定、收藏及修复工作。近年来,李萧震宇已累计向江西、福建、湖北等地捐赠重要史料照片和文物400余件。 “这批照片的发现颇具戏剧性。”李萧震宇介绍,“它们最初是由朋友在日本一个二手市场偶然发现的。”得知这一消息后,李萧震宇立即委托朋友代为收购。同时,李萧震宇的朋友席新朝提供资金支持,并坚定地说:“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保存这些证据,不能忘记日军的暴行。” 这批共计39张的历史照片,分三批辗转回国。李萧震宇立即运用“看返青、闻纸味、查字迹”的专业方法,对照片进行了鉴定。他严谨细致地分析着每一张照片的细节,最终确定这些照片为同一批次冲印。“但对于照片是否拍摄于同一地点,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李萧震宇说。 在鉴定过程中,一张标注有“陽新城门”字样的照片引起李萧震宇的注意。他回忆道:“注有‘陽新城门’的照片成为关键线索。”为了确保准确无误,李萧震宇请学过日语的母亲和妻子共同辨认,最终确定是“阳新”。 随后,他通过查询大量史料和观看抗战纪录片,经过反复比对与验证,终于确认这张照片拍摄于黄石市阳新县。 此批照片中与黄石相关的部分已分三批捐赠完毕。“中国人不能忘记历史。将这些照片捐给国家,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课本上的历史需要实物来佐证,这些照片无疑是最有力的证据。”李萧震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