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来!这里水深危险!” 近日,几名孩童偷偷溜到钟山水库戏水,刚巡逻至此的值班党员立即上前劝离,将孩子们拉上岸边。这样的场景,成了今年暑期钟山水库周边常见的画面。高温天气下野外水域安全风险仍存,但在金山街道牵头构建的 “红色安全屏障” 守护下,自 7 月初启动至今,钟山水库水域未发生一起溺亡事故。这张安全网的织就,源于多个基层党组织创新的党建联建机制,实现了防溺水工作从 “单打独斗” 到 “协同作战” 的转变。
“每年一到夏天,傍晚的水库就像下饺子一样。村里人手只有那么多,和别的部门配合又不顺畅,压力非常大。”钟山村党总支书记回忆道。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金山街道党工委主动牵头,联合辖区派出所党支部、水库管理单位党支部、中小学校党支部及周边6个村(社区)党组织,共同成立“防溺水红色联盟”。 联盟将钟山水库划分为12个“党员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都有1名党员带头,2-3名志愿者搭手,从此不管是清晨的朝阳里,还是傍晚的夕阳下,总能看到“红马甲”在岸边值守的身影。同时,大家还会“每周一会商、每月一总结”,再也没有了过去“各管一段、衔接不上”的尴尬局面。 “以前巡查时碰到有人在深水区逗留,我们只能站在岸边喊,手里没有救生设备,根本不敢贸然下去。现在不一样了,巡逻车上随时能拿到救生圈,心里踏实多了!”派出所民警边说边拍了拍手中的应急物资包。这底气,正来自联建机制下的“资源共享”。 人力上,200多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组成了“防溺水先锋队”,根据专业特长和空闲时间编入巡查组、宣传组、应急组,大家按“三班倒”轮值,24小时都有人守着水库;物资储备上,派出所的巡逻艇、水库管理中心的救生衣、街道的扬声器和警示牌,也都“共享共用”,同时在水库周边设了3个物资存放点,值守人员随用随取。 党建联建机制更是实现了信息上的高效互通。8月24日,一群孩童在水库深水区玩闹戏水,值守党员立即拍张照片发至“防溺水联建工作群”,10分钟不到,派出所巡逻队和村志愿者就赶过来一同劝离了孩童。联建机制保障了15分钟内就能完成“发现-报告-响应”的闭环,筑牢安全防线。 “每天下午4点到6点,是孩子放学偷偷来水库玩的高峰时段,我们党员固定岗和流动巡逻队会重点盯防,上个月光这个时段就劝离了30多个孩子。”水库边的党员固定岗值守人员介绍。各联建党支部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核心,推动防控行动走深走实。 如今夏天走进钟山水库,8个党员固定岗守在水库入口、深水区这些危险地段,10辆摩托车组成的巡逻队沿着5公里的水域边不停转,累计开展值守1020人次,劝离危险水域戏水群众578人;同时紧抓宣传教育,实现警示教育+警示宣传全覆盖,联合学校党支部开展“暑期防溺水主题党日”,通过家长群、村级广播、入户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强化宣传,覆盖居民及学生超2万人。 “党建联建不是简单‘搭班子’,而是真正把各支部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 钟山村党总支书记表示。后期,各党组织将持续总结固化党建联建经验,把这一机制拓展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公共安全领域,以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效能,持续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红色屏障”。(通讯员:陈昱冰、胡子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