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楚商大会中,一条产业消息引发关注:全国唯一的AR/VR硅基OLED金刚石切割设备,即将在黄石实现量产。它处理的,是未来AR眼镜、VR头盔中那片仅指甲盖大小、却承载着数百万像素的微型屏幕。切割这片屏幕的,不是传统的激光,而是一把无形的“钻石刀”。 这把“刀”,是全球显示行业争相攻克的技术高峰,也是中国“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中一个曾长期被“卡脖子”的环节。如今,它即将刻上“黄石智造”的铭牌。 而带来这一技术突破的,是黄石籍企业家李裘骅与他创立的苏州威创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这位从黄石走出的“技术尖兵”,如今携核心技术团队回到家乡,建设高端半导体显示设备智能制造基地。 
 
 
 
 
 
 
 
 黄石,因矿而立,因钢而兴。这座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曾面临着所有老工业基地的共同课题:如何穿越产业周期,在新时代找到安身立命的新支柱? “我们不能满足于做‘工业粮仓’,只输出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黄石市一位领导在谈及产业转型时表示,“必须要在核心工艺和关键装备上,拥有自己的‘尖兵’部队。”威创达项目,正是这样一支被寄予厚望的“尖兵”。 “我们的决策基于两点:一是赛道,二是时机。”开发区·铁山区相关负责同志分析,“威创达掌握的金刚石切割技术,正处于AR/VR爆发前夜的核心装备环节。引进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追赶,而是在一个新兴细分赛道实现了‘并跑’,甚至‘领跑’。” 威创达项目,对黄石而言,战略意义远大于经济规模。它像一枚精准的“楔子”,打入了全球高端显示装备制造的核心圈层。 “这把‘金刚石手术刀’,是全球显示行业争相攻克的技术高峰,更是中国‘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中曾长期受制于人的关键环节。” 威创达首席技术官向记者介绍,这一技术的“全国唯一”,不仅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成果,更经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出具的技术评估报告佐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技术专家描述,硅基OLED面板仅有拇指指甲盖大小,却要切割出数百万个像素单元,其厚度仅为微米级,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传统激光切割就像用烧红的铁丝切塑料,会产生热影响区,留下熔渣和微裂纹,对微型屏幕来说是致命缺陷。”技术人员现场演示对比,金刚石切割采用“冷加工”原理,利用金刚石超高硬度和耐磨性,在纳米尺度进行物理切削,切割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0.1微米。 这一技术突破的产业分量,远超单一设备制造。市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威创达项目让黄石在高端显示装备领域站上全国战略高地,是‘黄石制造’向‘黄石智造’转型升级的标志性项目。”  作为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威创达的量产将填补国内高端半导体显示装备空白,使我国在AR/VR微型显示面板制造领域摆脱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从黄石走出时,我是怀揣技术梦想的学子;如今归来,只想把最核心的技术扎根家乡。”威创达创始人李裘骅,这位土生土长的黄石人,用二十年时间从技术工程师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而回乡创业的念头,在一次次归乡之旅中逐渐坚定。 “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李裘骅回忆,2022年参加楚商返乡活动时,招商团队不仅提前梳理了湖北“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配套需求,还为他的核心团队准备了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的全套方案。他的团队核心成员多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其中有几位是黄石籍,“乡愁是纽带,而优质的营商环境才是让我们下定决心的关键。” 记者从市招商服务中心了解到,黄石推行“情感招商+产业链招商”双轮驱动,建立了楚商回乡“一站式”服务机制。“政府的务实高效,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温度’。”李裘骅说,项目不仅是资本回流,更是人才、技术与产业情怀的回归。 这种情怀在楚商群体中形成了示范效应。“看到李裘骅带着全国唯一的技术回乡,我们也动了心。”一位长三角黄石籍企业家表示,已计划将部分高端制造环节迁回黄石。 一块屏背后的区域协同:“离岸研发+本土生产” 的黄石模式 从威创达的黄石基地出发,沿武黄高速仅需1小时,即可直达其客户聚集地——武汉光谷。 对威创达而言,将工厂设在黄石,意味着能以更具优势的成本,获得 “近在咫尺”的便利:物流效率最大化,客户响应速度更快,维护核心客户关系也更为直接高效。 这不仅是一条产业链的构建,更是一次区域创新生态的“补链”与“强链”。威创达的到来,填补了武汉都市圈在半导体前端制造装备领域的空白,与武汉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形成强有力的互补。未来,黄石生产的装备可以直供武汉的芯片产线,实现“武汉设计、黄石制造、都市圈应用”的内循环协同模式。 这种协同正带动产业链集聚。随着威创达项目推进,其上下游精密零部件、新材料等领域需求,已吸引多家来自长三角及中西部的配套企业前来考察洽谈。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中,实力强劲的‘装备极’。”黄石市相关负责人描绘了清晰的愿景,“通过威创达这样的链主项目,我们正将黄石的制造业基础,转化为在高端赛道上的竞争优势,为整个都市圈的产业安全与韧性贡献黄石力量。” 威创达项目的落地,其意义远不止于一个高端装备制造工厂的建成。它的更大价值在于,为黄石深度融入我省“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提供了一块至关重要的“压舱石”。 随着威创达这类半导体核心装备制造企业的入驻,黄石的角色正在升级,从过去的空间配套地,升级为产业链前端的核心保障基地。威创达的“金刚石刀”,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确保武汉光谷未来万亿级显示屏产业供应链安全的一道战略防线。这是黄石对武汉乃至国家产业安全的最大贡献。 作为江苏省瞪羚企业,威创达的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营收约2.2亿元,2025年预计增至3亿元。记者在黄石基地看到,一期厂房已完成设备安装,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投产后将形成年产50台套金刚石切割设备的产能,成为国内最大的AR/VR硅基OLED切割设备生产基地。 据悉,公司已与湖北理工学院等本地高校接洽,探讨共建半导体装备实训基地,旨在为黄石培养和储备大量本土化的技术骨干,形成产业与人才的良性循环。 头部企业的落地,正带动黄石本土产业升级。黄石某精密零部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已与威创达达成合作意向,借鉴其研发理念改进生产工艺,“以前我们只做通用零部件,现在瞄准半导体专用件,产品附加值能提升3倍以上。” 这种辐射效应,正是黄石招商引资的核心目标——不仅引进项目,更要培育产业生态。 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上,“民企赋能增长极 楚商聚力建支点”的主题深入人心。威创达的故事,是楚商回归的生动注脚,更是黄石从传统“钢城”向现代“智造之城”转型的缩影。随着越来越多楚商带着技术、资本、人才回到这片热土,黄石正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进程中,书写着“点石成金”的发展传奇。 
 
 
 
  |   
 
 
 
 | 
| 
 | 
| 
 | 
| 
 |